香港若成功加入「東盟10+1」,將可壯大香港作為中國與東盟的轉口貿易地位;否則將會削弱香港作為轉口港地位。
東盟是香港第二大貨物貿易夥伴,雙邊貿易達933億美元。當中內地經香港轉口往東盟的貨物總值,去年總額達276億美元,升19%;即使今年面對歐債危機,今年首5個月仍然錄得6%增長至117億美元。
憂中國競爭漸大
工總副主席劉展灝舉例,現時香港出口往印尼貨物關稅逾10至30%;越南關稅亦有逾10至20%,中國與東盟10國已協議大部份貨物降至零關稅水平。香港若能加入,不少往東盟與中國的貨物亦可降至零關稅。香港若持續未能加入,原本由內地經香港轉口往東盟的貨物,有機會繞過香港,直接由中國出口往東盟。
他解釋,現時不少廠商會將內地生產貨物,經香港加工進行檢測後,再轉口往東盟國銷售,原因是可享有本港16.5%較低廉的企業所得稅,若在內地直接出口往東盟,則需要繳付較高的25%企業所得稅;香港亦擁有較多的航運及海運班次,方便運輸。現在「東盟10+1」關稅可降至零,廠商將會重申評估是否再需要經香港轉口貨物往東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