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當生活窮得連內衣褲也買不起,這不叫悲哀是甚麼?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調查發現,逾五成半受訪家庭每月的食物和租金支出,佔收入一半或以上,有家庭甚至要用二手內衣褲。學者和團體均促請梁振英兌現承諾,設立低收入家庭補助金,紓民解困。
半份糧用於交租及伙食
阿紅育有兩子女,丈夫任職酒樓,月入九千多元,扣除屋租、食物和子女教育費,每月所剩無幾。為省錢她傍晚才買餸,「執平嘢,有冇過期都唔知」,也試過買十多元的二手胸圍。因為家貧,兒女常吃豉油撈飯,偶爾才有一、兩餐有肉飯。子女雖盼望使用電腦,也因家貧無法負擔。
關綜聯上月訪問300個居於天水圍、東涌、上水和屯門的低收入家庭,逾五成半受訪家庭每月逾半開支用於食物和住屋。2.4%家庭要用家人或朋友提供的二手內衣褲;另有1.6%家庭沒有風扇或電視。阿青丈夫做三行散工,月入僅六千多元,女兒的補習費也付不起。
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師張超雄慨嘆,香港社會富庶,竟有家庭要用二手內衣褲,「真係窮到燶,好悲哀」。他促政府增加偏遠地區的工作機會。關綜聯要求梁振英落實低收入家庭補助金,並發展社區經濟活動,減輕貧窮家庭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