殃及無辜 - 邁克

殃及無辜 - 邁克

別見我兩脇插刀為《溫莎伉儷》海報遭留難發聲,便以為我收了烟草公司一筆可觀的黑錢,受人錢財替人擦屎忽,事實上公共場所禁止香烟廣告我一向贊成,反感的只是法例不合理的膨脹。保障商人不挑唆消費者購買香烟是一回事,但絕對不能打蛇隨棍上,間接侵犯基本的言論自主權,須知道惡習有滾雪球效應,一發不但不可收拾,還會無限蔓延殃及無辜。偏幫地鐵公司的正義人士,說他們抹殺香烟圖像不過執行份內任務,我認為是狡辯,「賣廣告」、「商品植入」和「從實招來」怎可以混為一談?不問情由逢烟就刪,不過因為無膽識無承擔,求求其其斬草除根,免得貼出來遭潔癖派投訴。
允許我舉法國人作例子。他們的無烟不歡國際馳名,但一樣中了自欺欺人的刪烟毒,從九十年代開始gommage成了全民參與的遊戲,只要歷史圖片裏的香烟不翼而飛,正反雙方都會舉手發言,各持己見喋喋不休。著名個案包括安德烈馬爾羅、薩克大地和阿倫狄龍,很不幸全部下場慘烈,口邊或手上的尼古丁隨風而逝。其中狄龍最爭唔落,靚到冇人陪的舊照片被狄峩睇中,用作香氛「野水」廣告,抹掉香烟名正言順;大地的愚佬造型二零零九年現身巴黎公共交通網絡,刪了招牌烟斗卻說不過去,那是配套零件之一,就像張貼福爾摩斯不能摘去帽子。馬爾羅是法國首任文化部長,郵局出紀念郵票竟然太歲頭上動土,雖然到底還是失掉了唇間的烟仔,卻得罪了知識份子的良知。於是到了今年五月,卡繆出問題,終於得到平反,官判香烟能夠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