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上,它是一塊石頭,從天然紋理,骨科醫生黃學明卻視四大硯中的歙硯(「歙」粵音「攝」)為寶貝,專誠走訪江西婺源搜羅,閒時為它塗油保養令它散發香氣,又會為每個歙硯提詩。連用作收藏的木盒都是採用從安徽古老大宅收買的舊花梨、檀木所製成,工作上要收起情感,他惟有將滿腔熱情都傾注在歙硯上。
記者:黃碧珊
攝影:李潤芳
行醫三十多年的黃學明,從小接觸的盡是西方學術知識,直至廿多年前考畢所需的專業試便開始尋根。「那時香港快要由英國統治回歸中國,深感自己對中國文化認識貧乏。」因此他經常到內地旅行,欣賞風景、了解文化。
有次經過安徽黃山屯溪老街,走進一間歙硯店,便把看中的兩件歙硯買下。「怎料店主周小林在流淚,原來他為賣了一塊硯,自己就失去一件藝術品而傷心。」
質如嫩膚 透現佛光
當時未能了解周小林的心情,黃學明回家後便開始上網及買書研究歙硯,發現這些歙石是經過逾億年的變化及水流冲刷而成,加上雕刻家打磨及發揮創意,才形成現時的模樣。「一塊小小的石塊是自然與文化的結合,蘊藏着多樣中國文化,如詩詞、書畫和雕刻等。」
黃學明越買越沉迷,現時收藏了約200件不同大小及形態的歙硯,大部份是向周小林購買的,二人成了朋友後,會一同到採歙石的山中向石農直接購買。「玩得這樣玩意,就要收集最靚、最好的,安徽與浙江交界的江西婺源龍尾山武溪、芙蓉溪的老坑所出的歙石,看上去有凹凸紋彩,摸上去好似初生嬰兒皮膚咁細嫩。」
情之所至 為硯提詩
來自老坑的歙石每隻各有異采。「每人望同一塊硯會有不同感覺,像去年底在石農那裏買的一塊硯,我一看便見到有佛光,是一尊穿上袈裟的佛坐着看凡塵。」他沒有向賣家說看見甚麼,避免臨時抬價。
硯的用途是發墨,黃學明卻說:「我唔會用嚟磨墨,只作收藏。醫務所放有一、兩塊細小的,沒有病人時會放在手上摸着,馬上舒懷。」1996年起,黃學明開始收集歙硯,每晚花上兩小時閱讀中國古典文學,乾隆皇帝喜於收藏品上寫詩,黃學明也為每塊硯寫一首詩,「通常在夜深作詩,看着歙硯紋彩,想想周遭事物便成。」有時候作了的詩會找雕刻家刻在硯上,賦予每塊歙硯獨特的個性。
每塊硯買回來已有錦盒盛載,黃學明嫌不夠匹配,透過周小林找來木器大師劉年寶按魯班承傳的入榫方法,用上花梨、酸枝、紫檀、金絲楠木等高級木材製造木盒。「認識安徽當地人,有古老大宅要拆卸時,會留花梨大樑給我,整咗50多個盒,餘下的留待以後使用。」漆盒則由內地最頂級漆藝大師甘而可負責,複製戰國時已出現,但在近代失傳的菠蘿漆,用樹汁一層一層做成盒,以生漆加上朱砂、石黃、石綠等調色,反覆髹在漆面再磨平,經過約200個工序,製成不同形狀的斑紋。「以前做漆盒時需九個月,現在最少要等兩年,因為師傅定單應接不暇。」
問黃學明歙硯及木盒的價值,他說:「買了之後就不再想它們在金錢上的價值,因為每件是我用心感受、獨特的藝術品。」他堅拒透露買入價,記者在網上尋找,有簡單雕花與紋理的少則數千元,紋理罕有雕花精細的要數萬元以上,可讓黃學明寄情於此,那就是無價寶了。
乾隆在藝術收藏的數量之多及珍品之精,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並將珍藏分門別類編制成書,如古硯目錄集《西清硯譜》。現在於香港藝術館有乾隆藏品展出,黃學明也特地觀看展出的墨硯及玉石。
中國四大名硯
硯能發墨,是中國傳統書法必備用具之一,以端硯、歙硯、洮硯及澄泥硯最優秀,被稱為中國四大名硯。因為歙硯石質堅潤不吸水、紋理秀美、發墨如油,備受歷代文人雅士所喜愛,如唐代的李白及李煜、宋代的歐陽修及蘇東坡等。
歙硯產於古代的歙州,即現今江西及安徽,在唐初(618年)開始被開採,約有1400年歷史。北宋景祐年間(1034至1038年)曾進行幾次大規模開採,南宋後已所餘無幾,開採量逐漸減少,清朝唯一的官方開採記載是乾隆42年(1777年),其後已沒有開採紀錄,直至1963年安徽硯廠開幕才被重新開採。
水中欣賞最美妙
上等的歙硯摸上去如美人臉及嬰兒肌膚般幼嫩,但暗藏鋒芒可發墨,紋理及色彩豐富,如在硯上散落有金點可稱金暈,較集中的謂金星,如果是散有不均勻的銀點叫銀花,像龍尾的紋條就是龍尾紋等;吹一下可看見水珠,有清凉感覺;大塊的歙硯,用手細力輕敲時,可發出清脆聲音。黃學明說:「要欣賞最好的方法是放在水中。」說完馬上試給記者看,好像施了魔法般,乾身時看不見的細膩紋理,放於水後漸漸現形,圖畫更加層次分明。
用保護硯石的護油抹在歙硯,也可讓紋理較清晰。使歙硯保持滑溜光亮,黃學明經常使用日本護髮油,「還可用法國製的食用胡桃油,最好的是台灣阿里山檜木油,從千年老樹提取的精華油,塗在歙硯後不但護硯還留有陣陣香氣。」阿里山檜木油可在高雄的美洛帝阿里山檜木精品館買到,5毫升支裝120元台幣(約31港元)。
老董買硯 立據避貪
原本當電影編導的周小林熱愛收集歙硯,1992年創立「三百硯齋」專心從事歙硯創作,並找來木器大師劉年寶及漆藝大師甘而可,為客人做盒。國際名人政要都曾到訪,如李鵬、江澤民、楊尚昆、習近平、日本前首相橋本龍太郎、泰國公主詩琳通等。1997年獲當時總理李鵬邀請,製作國禮「黃山勝蹟印痕」歙硯,送予日本天皇明仁。
前特首董建華於2001年出訪內地時曾參觀「三百硯齋」,並購買了兩塊歙硯,「詩韵」是董建華的心頭好,而「蓮花觀音」則獲董太青睞。董建華的內地秘書特意提醒周小林,在發票上寫「董建華購歙硯兩方」,證明屬私人購買,以防廉政公署有需要時可交出發票。
三百硯齋
地址:中國安徽省黃山市屯溪老街17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