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未捷先擱淺軍艦半月礁脫險

出師未捷先擱淺
軍艦半月礁脫險

中國海軍「東莞號」(舷號560)護衞艦在南沙半月礁擱淺三天後,於昨日凌晨脫困,目前正返航。菲律賓認為事件屬意外,暫不考慮向中方提出抗議;但菲國輿論認為,中國軍艦在靠近菲國沿海擱淺是對菲國主權的羞辱。有軍事評論員認為,南海爭拗正激,中國軍艦出師未捷先擱淺,有損軍威國體,是丟臉。

菲傳媒:對菲主權的羞辱

中國國防部網站昨披露「東莞號」脫險的消息,重申「東莞號」是7月11日晚上7時許在半月礁附近海域執行例行巡邏任務時意外擱淺。在救援兵力協助下,於昨日凌晨5時脫困,艦艇前部輕度受損,但人員安全,目前正返回港口途中。國防部強調事件未造成海域污染。
菲律賓外長羅沙里歐(AlbertdelRosario)昨稱事件應為意外,中國軍艦雖出現在菲國專屬經濟區,但應無不良企圖,菲國暫不考慮向中方抗議。但菲國媒體指,半月礁距巴拉旺島(Palawan)只有100公里,更在菲國專屬經濟區範圍內,中國軍艦在此擱淺是對菲國主權的羞辱。
澳門軍事評論員黃東表示,雖然中菲兩國都表示事件屬意外,但南海主權爭拗日益緊張之時,負擔宣示捍衞主權的軍艦竟然在爭議海域擱淺出事,「觸礁擱淺對中國當局來說,是有損軍威國體,是丟臉的事。」他認為事件不可能是軍事策略,但中方不會進一步對外解釋意外是怎麼發生。
之前菲國媒體曾質疑中方是故意擱淺,學早年菲佔據南沙仁愛礁,先派一艘坦克登陸艦前往,然後聲稱「船底漏水坐灘」,賴着不走,形成對仁愛礁的實際控制。事發後菲國曾表示願就近協助救援,但被拒。東莞號屬中國海軍南海艦隊,排水量1425噸。半月礁位於南沙群島東南部,1995年菲國曾派兵登島,炸毀中國設置的主權標識,引起中方抗議。
此外,內地在南海再採取主權動作,30艘赴南沙海域進行捕撈的海南省漁船,昨日下午已抵達永暑礁附近海域,這是海南歷來赴南沙最大規模的漁船船隊。中國漁政船也趕到進行護漁行動。
中央社/《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