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落凡間需求劇減 煤股未脫困

跌落凡間
需求劇減 煤股未脫困

歐債危機肆虐,環球經濟活動呆滯,煤炭需求劇減,秦皇島港口煤炭庫存超過800萬噸,加上國內外煤價差距縮小,拖累環渤海5500卡動力煤平均價格連跌十周,煤炭股遂由去年的「天堂」跌落「凡間」。
野村指,內地第三季電力需求增長料按季下跌,水電等替代能源的發電量又逐步提升,加上海運煤進口價格大跌,令電企使用進口煤的意欲增加,進一步推低國內煤價,最重要的是今年夏天用電高峯的缺煤情況料不如往年般嚴重,故預計第三季煤企的經營環境仍然充滿挑戰。
煤價今年表現呆滯,6月份更急轉直下,截至本月11日止一周,內地5500卡動力煤均價跌至每噸652元人民幣,今年累跌逾18%。煤價低沉,煤股也難有起色,6月以來,除中國神華(1088)外,中煤能源(1898)、兗州煤業(1171)等多隻煤股的股價跌7%至22%。

須減產穩煤價

今年上半年,內地進口煤炭按年大增65.9%至1.4億噸的新高,對國內煤價構成重大衝擊,各省遂展開自救工作。陝西省將6家國企整合成榆林能源集團,以量補價;河南省取消煤炭價格調節基金,紓緩煤企的壓力;山東省更表明下半年會按市場需求調整煤炭生產供應量,特殊時期實行臨時性限產壓庫等措施,保持省內煤炭年產量穩定在約1.5億噸。
大華繼顯分析師劉曉慧認為,整合煤炭企業不會對短期煤價有影響,最有效穩定煤價的方法是減產,目前已有很多省份實施,如山東、山西、內蒙古等。她坦言,內地煤炭市場的悲觀氣氛越來越濃,煤價下跌空間仍有,但因價格漸顯露不理性,故再跌多少就難以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