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上周四創下1.2167的兩年低位,逐步迫近歐元區成立以來的1.1923的歷史低位,主要是由於歐洲央行將存款息率減至零厘,迫使銀行將停泊在央行的資金大幅抽走,有分析指央行這做法無助解決危機。而事實上,央行此舉未必是旨在將資金迫出金融體系,刺激銀行借貸以激活實體經濟,更大程度是可能要讓歐元貶值,歐元兌美元未來更有可能要跌至1算,掀起新一輪貨幣戰。
根據歐央行周四數據顯示,銀行停泊在央行的隔夜存款一夜間減少近六成或近5000億歐元,金額之大十分嚇人,更是令多個「AAA」包括法國的歐洲國家短期國債孳息跌至負利率,以及美滙上升的主要原因。
其實歐洲央行推出的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s),一早已令區內銀行不會缺乏極低息的流動資金,實在無需要再減存款利率以激活借貸。銀行間缺乏拆借活動主要是因為信心不足的問題,但將存款利率調低至零厘,卻會令銀行沽出歐元買入回報略勝一籌的美元資產。
此外,憧憬歐央行要再出招,亦令歐元空倉升至史無前例的水平,大量空軍令歐元下跌壓力增加,大同相信歐洲央行以至區內國家很樂意見到歐元繼續貶值。事實上,歐元若跌至1算,的確能夠增加歐元區的競爭力,亦可令歐債危機得以紓緩。
研究「資產負債表式衰退」(balancesheetrecession)的專家、野村研究所首席經濟師辜朝明將歐洲形容成一個同時患上肺炎及糖尿病的病人,的確很貼切。因為用健康食療法去醫治一個同時患上肺炎的糖尿病人是會致命的,而是應先把肺炎治癒,再控制糖尿病者的病情。
歐元或跌至1算
依辜朝明之見,歐債危機並非如外界所認為般難以解決,他建議歐央行購入歐豬國債以暫時遏低債息,同時令歐元繼續貶值至近1算水平,前者是用以「買時間」,讓財困國家有時間進行經濟改革的時候,歐元貶值亦可令區內國家的出口上升,從而增加區內國家的競爭力。
雖然央行仍拒絕印銀紙,明目張膽地讓歐元貶值。但從央行上次議息後的舉動可見,依靠歐元貶值來幫助解決危機,已是區內官員以至歐洲央行的潛台詞,而歐元短期內將難見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