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傳媒人潘小濤由2010年開始撰寫《國情》解讀中國的國情,直接批判中國未處理好民生問題,該書也被教育局出版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引用為參考書籍。他指告知學生殘酷的真相才能更了解中國。
國民教育科指引多數為唱好中國的參考書,多談改革開放成就,《國情》是少有提及中國現時的病態事件,包括釘子戶、毒奶粉,從批判中探討國情。
新書談旺陽案
去年出版的《國情2之黨國體制》,潘自序中明言:「這本書寫給香港的學生。」中國發生的悲劇因黨國不分,必須兩者清楚分開才能改善中國的政治、民生。本月新出版的《國情3之維穩壓倒一切》針對六四事件及李旺陽「被自殺」案的荒謬,也指中聯辦治港的問題。潘認為,本港學生對中國新聞不了解,他採用香港的文化表達國情,更能讓學生掌握,他說:「現實社會係殘酷,要同學生講真相,先係真正嘅國情。」他指,內地官方出版的報章、書籍,當中有誇大成就或縮小災難的傾向,香港的老師教國情時,應要多思考是否和現實相符。《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