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泰晤士報》報道,2012年倫敦奧運即將來臨,中國人追逐黃金的遊戲又開始了。鄭州的大河網則報道一位名為付達信的老人於四年前為糊口而故意搶劫入獄,出獄後在敬老院生活,但可惜生活不如監獄。一英一中媒體,也是報道中國人的生活,感受只是天與地。
倫奧紀念幣勢成搶手貨
聰明的英國商人就是看準前往倫敦看奧運的中國人,必買「物以罕為貴」的紀念品回國,「限量版」金銀幣勢成搶手貨,那管英國皇家造幣廠方面說,發行奧運會紀念產品不是為了讓顧客去投資,而是為了鼓勵紀念幣成為富有感情的貨幣,成為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傳家寶。
感情這東西,中國人也掌握得恰當。中國人熱愛黃金,除了黃金代表了財富,試想想,受慣名牌禮物的高官,收下「限量版」的倫敦奧運金銀幣,不是更有意思嗎?這份感情不是牢牢鞏固彼此「關係」嗎?這中國特色大家不為怪吧!說到牢,付老人的老人生活也值得父母官回味。四年前,79歲付老人不但溫飽難求,有時餓胃裏餓得一陣陣痙攣,為了糊口,老人定只想犯罪,入獄圖溫飽。
付老人的溫飽十分簡單,饅頭和稀飯對於付老人已是寶,「饅頭可以綜合他過多的胃酸,讓他舒坦許多,」老人家如此說:「第一次吃到了肉。他一小口一小口地吃,生怕把肉片很快吃完。」付老人說,「把肉放在嘴裏反覆咀嚼,發出吧唧吧唧的聲音,被同囚的獄友笑話了好半天。溫飽外,在獄中更有人醫病,不用面對沒錢病死也沒人理的慘況」。
窮老人「五保」被冷待
有錢人如何過活,只是我們普通人茶飯後話題,但付老人這「縮影」,中央怎能不聞不問。中國富強了,但貧越貧,富更富,高官忙於研究社保基金如何善用手頭資金,怎投資海外股市債市,窮老人的「五保」(即指無贍養人、無勞動能力的老人),就被冷待。
而中央近年進行的醫療改革,屢改不斷就是改不了沒錢的,那管人是否命在旦夕,也難獲醫,無助的貧苦民眾不是向外求救,父母官能救他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