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教育教科書 六四、人權欠奉

國民教育教科書 六四、人權欠奉

【記者倪清江報道】教育局硬推洗腦國民教育科,有出版社出版首套國民教育教科書,標榜內容不洗腦。書本有揭示國家貪腐嚴重、十年文革重創中國社會等負面國情,但依然沒提六四事件、人權狀況和維權事件,也避開中共一黨專政所衍生問題,無疑是一套殘缺的國民教育教科書。
9月起開始推行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不設教科書,因此書商自行出版的教科書毋須教局審批。導師出版社今年2月出版第二版初中適用的《少年心》,內容與以往用作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的第一版不同,刪除德育內容,只寫國情。出版社社長石國基稱是首套國民教育教科書,但暫未有學校訂購。
每冊分六個單元,中一使用的第一冊單元一,先定義何為愛國,「愛國就是愛中華民族、文化歷史、錦繡山河、同胞」。文中指貢獻個人力量例如學識和金錢,以改善國家現況,和勇於指出國內腐敗或不公事情,都是愛國表現。該單元列出愛國代表人物,有國父孫中山和香港首富李嘉誠。文中引述一項07年調查,指港生認同是中國人的比率首次超越認同是香港人,該調查是由國民教育中心所做,即教育局04年未經招標成立的「洗腦中心」。
綜觀已印好的第一和二冊,都是偏向唱好,如青藏鐵路、發展航天科技、政府拉近城鄉差異、中央解決房屋問題、外交國力提升。負面國情最突出是探討貪腐問題,但沒有觸及中共高層貪污和中共體制助長貪腐;在論述計劃生育衍生人口老化和男女失衡問題,也沒提及幹部強迫超生孕婦墮胎。

出版社:冇任何洗腦元素

其他敏感課題如人權狀況、維權事件、民主發展,以及六四事件全沒有觸及,以政府運作為重點的第三冊仍在編寫。
石國基強調沒有迴避敏感課題,他指六四是學生運動,由貪污問題引起,但事件複雜,作為完整歷史必須具備成因、發展過程、影響和演變,才可進行評價,「成因見到,發展過程我哋知道,但影響未完全浮現晒出嚟,演變更加評論唔到。所以我自己覺得,應等多少少時間。」
他稱,出版該套書旨在讓年輕人認識國家發展,由他和編輯編寫,以持平的資料讓學生討論,「稍為有洗腦方向,都唔會引入落去……冇任何洗腦元素。」也沒邀內地人士編寫,有需要也只參考國務院資料,完全是以香港人看法編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