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人語:中資ADR大撤退?

金融人語:中資ADR大撤退?

有冇想過,每天晨早開市,新聞主播不再報道中移動(941)、中石油(857)等中資股的美國預託證券(ADR),中資ADR從此絕迹?

中美兩國爆審計風波

以上情節絕非天方夜譚,更可能在今年底發生。主因是中美的一場各不相讓的審計風波。我哋去年亦講過,自從美國上市的中資民企問題不斷見報,監管美國核數師的組織──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管委員會(PublicCompanyAccountingOversightBoard,PCAOB)都想做嘢,覆核內地的核數機構,但被中方處處阻攔。現時中美依然紮馬,之前洽談唔見成果,不但夾在中間的核數師成為磨心。問題再唔解決,連中資股ADR都有機會在年底全面除牌。
目前四大會計師行在內地的核數工作,都是透過其中國分支進行。由於中國對於四大分支都有嚴格的外資規定,四大中國分支皆獨立於總公司的身份在PCAOB登記,才可以幫美國上市的中國民企核數。
內地對外資會計師樓相當有戒心,向來想將行業本土化,即使是四大這些國際品牌都係咁話。官方規定四大要在未來幾年重組,不但要求首席合伙人要有中國國籍,連港台等境外合夥人佔整體的比例都在明年降到四成,2017年再要減至兩成,分明要將四大的中國分支大規模內地化。
中國官方視審計文件(尤其是國企)為國家機密,一方面支持會計師行業本土化,另一方面由2009年開始,禁止四大的中國分支將文件上交PCAOB。不過,幫內地民企到美國上市,係四大、以至好多二、三線會計師行的財路,PCAOB未有積極去制止,而是把問題放埋一邊,打算在2012年底先處理。
但民企風暴成為事件的爆發點,PCAOB想向德勤中國分支攞爆煲股的審計文件,點知中方話此行為係洩露國家機密,被擺上台的德勤最後無上繳文件,呢件事令PCAOB好尷尬。唔少美國基金在民企身上輸掉真金白銀,美國議員都趁機批評PCAOB監管中國民企無乜作為,變成「無牙老虎」。

國開行出資幫手退市

至於對岸大陸,民企風暴以來,越來越多民企老闆投訴,中國民企在美國被MuddyWaters為首的沽空大鱷中傷,得唔到應有估值。亦有講法話,越來越多中國公司為求到海外上市,轉到境外註冊,引起中國資產外流的憂慮。
彭博上周報道,直屬國務院的國家開發銀行承諾出資超過10億美元,幫民企大股東私有化在美國的上市公司,並轉往港交所上市,讓民企有較合理的估值。有喺納斯達克上市的民企就表明,有興趣借國開行的資金退市。國開行的行動充份顯示,當局似乎着手為民企撤出美國做準備。
中美就問題紮晒馬,PCAOB要在2012年底攞番四大中國分支的監管權,真是難於登天。本身是PCAOB委員、北京大學任教的「會計中國通」PaulGillis認為,中美雙方都唔會主動解決問題。
Gillis在97年移居中國,幫PwC打工超過廿年,亦坐過PwC中國的董事會。他相信,PCAOB同中方在2012年底傾掂數的機會只有一成。PCAOB比較大機會將重奪監管審核權的死線一再推遲,留待遲些先拆彈。最壞的情況是,PCAOB在年底注銷包括四大等會計師行中國分支的核數資格,中資ADR一係換上另一間PCAOB承認的核數師,一係就除牌。

回歸香港上市未必好

麥格理最近的報告提及,若果最壞的情況真的發生,佢哋估計,包括中移動在內超過200隻中資ADR都會在美國退市。首200間最大的中資ADR當中,如果撇除中移動等在香港第一上市的股份,估計餘下185間加起來超過1000億美元市值的中資公司,要另覓地方上市。報告引述Gillis分析,ADR退市並唔係危言聳聽,事關從華爾街賓架的角度出發,民企轉到香港重新上市,佢哋一班外資行就能夠賺多一重上市費用,絕對能彌補損失,故此樂見其成。
若果在美國的民企全部回歸到香港上市,當然會有好大筆生意。不過生意背後,香港使唔使放寬對審計行業監管,又會否增加公司爆煲機會,打擊香港市場信譽,對香港資本市場又係咪有利,都係未知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