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人刮起騎單車熱潮,有慈善團體首辦北海道慈善單車團,兩個轆走盡富良野、小樽等花田水道,挑戰北海道最高山峯、海拔2,077米高的十勝岳,九天行程平均日行近百公里,目標以汗水籌45萬元善款,為內地甘肅缺水山區興建塘壩。單車團9月底出發,迄今近半參加者是女性,年齡最小為一名13歲男童。 記者:蔡朗清
慈善團體「點滴是生命」繼去年全港首創騎單車環台灣籌款後,今年9月底舉辦全港首個北海道慈善單車團,發言人李秀芬(Debbie)表示,單車團分挑戰個人極限的800公里「競毅800」,以及較優閒的「善行300」,「名額各30人,最低籌款額係6,500元,目標係籌到45萬為甘肅山區興建塘壩,解決食水問題」。
參加者近半是女性
點滴上周派員到北海道視察,當中策劃慈善團行程的本港單車代表隊前成員、現職單車教練梁志賢(Kenji)指出,今次行程難度較上次環台灣更高,九天騎程,每天均要爬坡,當中最困難一段是挑戰北海道最高山峯、海拔2,077米高的十勝岳,從海拔200多米起步,爬升逾1,000米海拔,「呢段上山路全長10公里,斜度介乎鹿頸同大帽山之間,但係長好多,騎足兩個鐘上斜,唔係咁簡單!」Kenji續稱,騎乘最長的一段路是毗鄰美瑛的瀧川到小樽一段,長達126公里,「香港人去北海道一定會去小樽,主要係搭火車為主,踩單車去都冇乜幾多人。咁樣先可以考驗團友毅力,付出汗水同內地籌款」。
北海道一直是港人旅遊熱點,受去年核災影響,遊客明顯減少,Kenji指當地旅遊局大力推廣港人到北海道騎單車,「北海道各巿巿長應承成功騎到佢哋地方,會簽發證明書」。
Debbie表示,今次的考察團走經富良野、美瑛、瀧川等,花田及溫泉處處,十分吸引,截至目前報名人數已滿了約八成,當中近四成為女性,「最細嗰個係13歲男童,佢挑戰8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