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懷孕不足28周出生的藍天,呱呱墜地即踏上崎嶇人生路。因急救注射藥物造成弱聽,令她失去九成聽力。她自小站不直、走得慢,經常跣倒撞傷,被父母以為散漫、懶惰和不聽話。直至長大頻頻受傷,做評估始發現身體發展遲緩,受委屈26年,終揭開真相。
記者:馮婉嫻、梁御和
「阿女被人蝦(欺負)咗廿幾年,包括爸爸媽媽!」當社工告訴藍天爸爸有關女兒的評估結果,他十分震驚,原來26歲的女兒身體急速退化,不只弱聽和大近視,還有嚴重弱視、身體和手腳肌肉無力,勞損下去連老太婆也不如,他自責一直沒發現問題。
藍天屬早產嬰,生下來只得0.94kg。在育嬰箱幾次停止呼吸,急救時在耳朵打氧氣,令聽覺神經受損致嚴重弱聽。她爸爸鄧先生說:「醫生冇講過早產可能影響身體發展,一直以嚟只知佢得一、兩成聽力,後嚟再驗出有一千度大近視,中小學讀特殊學校,到中四、五融合教育讀返正常學校,一路都冇人話佢身體有問題」。
父母一直以為藍天佩戴耳機,便可跟正常孩子一樣成長,「雖然佢讀特殊學校,但係有師姐讀到大學,諗住阿女都可以」。藍天在學期間,教育署特殊教育組、衞生署學童保健,以及一些社福機構曾提供服務,卻一直沒發現她屬整體發展遲緩兒童。
常被責罵充滿挫折感
藍天能力不逮,一直達不到父母期望,少不了打罵,令她充滿挫折感。「唔明白點解成績咁差?點解冇人咁好?」大堆疑惑困擾着她。藍天是她為自己改的化名,表達她對自由的嚮往。
會考得一分的藍天中五畢業後,曾做幼稚園助教,後轉做洗衣房工人、清潔和洗碗女工。工作七年,經常跣倒及撞傷手腳,又因手眼協調問題及身體靈敏度欠佳,常被熱水燙傷,試過雙腳長期浸在漂白水中弄傷皮膚也不知。近年越做越吃力,父母才意識到問題。
父母歉疚嘆太遲發現
藍天向社工求助,獲安排體能評估,竟發現她身體機能急速衰退,不適合體力勞動。評估報告令藍天如釋重負,她第一個反應是:「終於有人明白我!」藍天父母則感歉疚,鄧先生說:「我哋一直對佢要求過高,又太遲發現問題,冇搵方法幫佢同補救。」
社工建議藍天接受一段長時間體能訓練,夫婦二人欲盡力補償,「希望做訓練改善體能,將來條路唔使行得咁辛苦」,惟經濟拮据,連第一期4.3萬元復康治療費也無力支付。身為父母,最痛心莫過於此!「藍天」捐款編號:C3241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don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