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操控Libor料罰1700億

大行操控Libor料罰1700億

【本報綜合報道】美國投行摩根士丹利估計,目前已公開與操控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Libor)醜聞有關連的12家全球大銀行,面臨的政府單位罰款及投資人與同業尋求的損害賠償金額,最多將高達220億美元(約1716億港元)。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大摩發表報告指出,繼英國銀行巴克萊上個月支付4.56億美元罰金,與美國及英國金管當局就操控Libor案達成和解後,還有11家銀行也將因相同因素受到處罰。
上述罰款預估,亦包括來自美國及歐盟持續進行的反壟斷調查可能結果。
歐盟市場競爭部門委員Joaqui'nAlmunia即將發佈長達一年的調查結果,找出歐洲市場與Libor相關的利率衍生商品是否受聯手操控,當中最受關注的是與Libor相似的歐元銀行同業拆息(Euribor)及東京銀行同業拆息(Tibor)是否亦有被操控。

蓋特納曾提出警告

大摩預期,受罰銀行今年的每股盈利將因此減少4%至13%,或市值萎縮0.5%。與此同時,銀行亦會面臨民事索償,每家銀行平均可能要付4億美元和解。按各行衍生商品資產比例,和解金額將介於6000萬至11億美元不等。越遲認罪和解的銀行,罰款還可能會增加。
此外,美國傳媒報道,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早在2008年就曾向英倫銀行提出警告,指Libor有被銀行操控之嫌。
報道指出,蓋特納於四年前擔任紐約聯儲銀行行長時,曾向英倫銀行行長金默文發電郵,建議排除引發銀行業不當行為的誘因,並建立「可靠的報告程序」。
現時無從得知蓋特納當時是否有採取進一步行動,但操縱利率醜聞餘波恐將由倫敦蔓延至華府,美國國會議員計劃於本月稍後時間,就Libor醜聞質詢蓋特納及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