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人類文明早期開始,大家習慣了將食物煮熟來吃。
事實卻是:生食才比較合乎自然之道,更有益、更健康,所有動物無一例外,包括我們人類。阿祥放棄熟食,改為完全食生(livefood),剛好一年了,果然得到了身心靈無數的好處。
容易引致營養流失
為甚麼吃未經高熱(41℃)處理的食物比煮過烘過的好呢?
失去生命力:煮過的食物是死食物,放一粒穀進泥土,它會長成一棵稻,放一粒飯進泥土,它會霉爛發臭。我們吃煮熟的食物進肚子,它們都在體內霉爛,刺激腸胃,引起發炎。
營養流失:凡是食物一經高溫,最寶貴的營養都破壞了—40℃至75℃:酵素與激素破壞;60℃:維他命破壞;100℃:礦物質變質,令身體難以使用。
成份複雜:熟食另一個壞處是需多種食材組合(例如乜乜炒飯,焗蛋糕往往採用10多種成份),我們絕少單純吃(例如蒸熟番薯、粟米、煮熟白飯),還加上調味品。結果體內各消化器官收到多樣「落單」要求,同時要生產送出多種消化液,而這些消化液是互相抵銷功效的,後果就是又勞胃傷殘,食物又不消化(變成積毒需要排走)。
導致暴食:生的食物需要較多嘴嚼,又不會過份刺激腸胃,所以在正常情況下永不會饞嘴多吃,總之吃得足夠身體真正的需要,自然不再覺得想吃。熟食靠調味和「香口」刺激食欲,很容易飽了還想吃更多更多,導致身體短期勞累傷殘,長期超重。
周兆祥
香港綠色生活達人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