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當日有40萬人上街並不出奇,因為回歸後市民滿肚子都是氣,對教育政策、醫療安排和其他涉及民生問題種種不滿,主要歸咎領導班子關埋房門做政策,切合性不足。
香港政府內外受敵
困擾多年的房屋問題,雖則梁振英班子多次表示針對幫助中下階層,尤其是民主派反骨仔—現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聲稱,新居屋現尚未可落實任何方案,置安心計劃也擬優化,仲主力推銷白表合資格人士可免補價購買居屋二手,但完全非針對性、延續性措施。單以未來兩年多提供兩至三萬個新單位未能解高樓價燃眉之急。
其實老樓多次重申,若果把置安心計劃即時轉為居屋便可為5000個家庭解決住屋問題,把西鐵和港鐵上蓋發展項目修例,部份發展為混合式居屋便可以多了以萬計的供應,又唔使搵地又可以在今年起加快現有供應,配合中長遠房屋政策雙管齊下,樓價不跌也不會升,讓市民在可負擔水平下選擇是否置業。
可能擔心財政分配不均,被其他需要撥款的其他政策無錢可用,或是驚推冧樓價,再次令梁振英失禮於人前。但不要忘記土地資源屬於所有納稅人,有權分享,並不是轉手予地產商後轉售予市民,那麼同層壓式推銷有何分別。
目前樓價賴以保持上升動力,乃因過去打擊樓價措施遠低於資金湧港威力,多次令港人失望,而外圍經濟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歐盟各國各懷鬼胎,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歐債問題揮之不去,更有越踩越深之虞。
同時內地經濟難免硬着陸,通脹和房價難題阿爺自身難保,如何能照顧香港,所以香港政府隨時變成孤兒仔,兩面受敵,一旦外圍和內地經濟同時爆煲,後果不堪設想。
劉兆昌
資深地產傳媒人
http://www.HKLa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