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中國出乎意料地減息,上海、廣州及深圳等一線城市的睇樓及銷售量,馬上回升,更重現通宵排隊買樓景象,而6月份內房的銷售數據亦理想。
儘管總理溫家寶在減息後又再重申,「決不能讓房價反彈,造成功虧一簣。」可是,實際上內房已再度活躍起來,北京又剛誕新地王。
筆者曾多次表示,內房政策明收暗放,加上本周二公佈的進出口數據,進口按年增長6.3%較市場預期的12.7%大為遜色,市場更加相信中央為「保八」,有機會繼續放水刺激經濟。中央與地方在樓市的實際操作,好像與溫總對樓市的言論有偏差,有機會加劇樓市泡沫。
以史為鑑慎防泡沫
過去十多年,環球經濟向好,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外滙收入倍增,中國人民銀行的資產規模已超越美國、歐洲及日本央行,成為世界資產規模最大的中央銀行,可視為央行印錢支持經濟活動的迹象。
回顧日本在80年代經濟起飛時,被捧為世界第一,於泡沬爆破後,日本樓市經過廿多年仍一沉不起。我們應該以史為鑑,昔日日本經濟蓬勃時的景況與現時中國相若,中國現時被視為金融海嘯的救世主,如果中央對調控樓市的決心不足,讓泡沫擴大,當經濟周期下滑時,不但影響樓市,金融業也會被牽連,最終受損是國家經濟根基。
張一鳴
NeutronPacific創辦人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