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葉新:裏面有陰謀他肯定不是自殺

沙葉新:裏面有陰謀
他肯定不是自殺

「這裏面有陰謀!」六四鐵漢李旺陽死不瞑目,上海人民藝術劇院前院長、內地著名劇作家沙葉新首度開腔,對於這宗策劃性的暴力打壓,深感痛心、難過;香港40萬人上街喊寃,叫他動容也讓他慚愧,惜最後也揭不開李旺陽枉死真相,這敢言的老共產黨員說:「他肯定不是自殺」。
沙葉新有份簽署《零八憲章》,曾撰文為劉曉波入獄抱不平。他日前來港,為其劇作《清江和她的丈夫們》下月重演作準備,當時湖南當局還未公佈李旺陽驗屍結果。他接受《蘋果》記者訪問時說,這悲劇不應該發生,也不相信李旺陽是自殺,陰謀明顯,「是被人謀害」。他曾寄盼當局實事求是調查,結果仍落空。
沙葉新1985年出任上海人民藝術劇院院長,也成為共產黨員,新華社稱他為「黨的作家黨的人」。89年六四事件後,他不再盲目與當權者為伍。今年維園六四集會,燃亮了18萬燭光,他更慶幸,悼念李旺陽也是今年7.1遊行的主題之一,「看到這我自己有點慚愧,(那時候)我是在國內,事情忙,事情多,肯定是個藉口」。

40萬人上街喊冤 深受感動

40萬人上街為李旺陽申寃,呼叫平反六四,沙葉新感動了,「香港跟大陸是一條心」,他看見在一國兩制下內地不能做的事,「呼喚了國內不能呼喚的口號」。國家主席胡錦濤來港,記者提問平反六四的訴求,被警方帶走,也激起香港人上街,沙葉新說那是好事,「抓了一個人,整個香港都不說話才糟糕」。
七、八十年代沙葉新寫下《假如我是真的》、《幸遇先生蔡》等劇作,題材敏感被禁,他不畏懼,高呼作家不要再為權力寫作。由「黨的作家」到「異議作家」,他愛國依然,多年來經常「擦邊球」撰文寫劇批判不公,明白到政治體制不改革,民主不會來,這步伐是緩慢,但正發揮效用,他引用台灣已故總統蔣經國一句話:「不可能有永遠的執政黨」。
去年的烏坎村維權,到最近四川什邡市反對修建銅鉬廠事件,90後年輕人主動上街遊行,73歲的沙葉新看見了希望,除了黨內的民主改革聲音,「更重要是群眾力量,總會打壓不下去」。他說六四是共產黨巨大的歷史包袱,又是巨大資源,平反就是步向開明,李旺陽的未竟之志,相信終有一天實現,「只有儍子才不用這個資源」。《蘋果》記者王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