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提早走人、港甲頻道來季仍前途未卜,看來要令本地足球振翅高飛,困難仍然很大。個人願望,當然希望港甲頻道能繼續存在,為港甲球員提高曝光率及宣傳平台。
提到已離任的足總CEO麥國棟,早在他年初上任時,我便打趣跟友人猜測他會留港多久,3年合約,可完成1年?2年?結果半年試用期便打道回府。據「路邊社」消息,麥生上任時曾這樣提問:「外國球會都可從電視轉播中獲取收益;為何香港球會反而要付錢?」提出這樣的問題,足見他對本地足球實在認識不深,因了解而分手,實屬意料中事。
從前外國足球都沒有電視直播,直至球賽大受歡迎,場場爆滿,入不了場的,以至身在遠處也對球賽有興趣的球迷眾多,才會有電視提供轉播,從中賺取廣告收益,以至近年直接向觀眾客戶收費。本地波的球迷數目當然離此階段仍有很大距離。然而直播球賽成本不菲,以大球場直播一埸製作費逾30萬港元計,約每周只播一場,連同各項盃賽,一季9個月成本便逾千萬。10間甲組會縱然每月每會夾4萬元,亦只能負擔3至400萬;最大問題是部份球會認為每月4萬元也很貴。
講錢傷感情,但若轉轉角度,將電視頻道看作宣傳平台又如何?根據足總網頁資料,本季入場人數比上季上升逾1.1萬人,大量賽事直播,入場球迷不跌反升,電視的宣傳作用不言而喻。季初只有大埔和公民有美女打氣團,到季尾幾乎10隊都有打氣團坐鎮,場面熱鬧,相信都是被電視直播帶來的曝光率吸引而來。重新吸引球迷目光,是開拓商機的第一步。
可惜,大家同坐一條船,卻未有共同目的地。球會之間有的財雄勢大,欲大展拳腳發大嚟搞;有的卻只想小本經營,以相對低的成本一過班主癮。目標不同下,船便只可停在海中央,永遠埋不了岸。
方柏翹
now足球評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