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同虛設品格審查 靠申報太粗疏

形同虛設
品格審查 靠申報太粗疏

上任發展局局長一職不足兩周便因涉嫌呃租津事件請辭的麥齊光,多年來在政府扶搖直上,當上問責官員卻被揭涉呃公帑,立法會議員質疑政府的品格審查有漏洞和太粗疏。
據公務員事務局資料,問責官員的品格審查工作由政務司司長辦公室提出。政府對公務員的操守審查制度分入職審查、一般審查及深入審查,當局會向準官員發出深入審查表格,須填報個人資料、教育背景、參與的社交活動及工作履歷等,另須提名兩名諮詢人。警方會負責審查工作,包括會見當事人、諮詢人等,有個案審查時間長達一年。

「多次升職都查唔到」

自梁振英當選至提名新局長人選,時間僅三個多月,令人質疑能否徹底審查準局長背景,曾任問責官員的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指出,現行品格審查制度主要是靠被查者填寫表格,再由警方進行問話,最後再申報是否會被人勒索和恐嚇,「始終係被審查嘅人士主動申報,可能好多主要官員警覺性都未夠高」。
公務員事務局前局長王永平不評論審查機制有否不足,「梁振英班底應該做晒審查,但點解都查唔到,咁就要問番政府」。公務員工會聯合會總幹事梁籌庭認為制度有漏洞,「麥齊光都唔認為當年做法有錯,冇主動申報,政府就冇查到,太被動。佢廿幾年來升咗咁多次級,政府次次審查都查唔到」。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