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年7.1遊行有不少團體擺街站宣傳,當中包括由一班中學生和大專生組成的「反大圍站上蓋建屏風樓關注組」。他們無政黨背景,亦不是社運常客,走在一起全因對大圍近年發展「睇唔過眼」,發起人黃穎質疑:「點解政府發展每個區都一定係屏風樓加大商場?」
記者:林浚川
從前大圍有單車場、燒烤場,還有大型遊樂場,是市區人放假遊玩熱點,但自從港鐵大圍站上蓋建了屏風樓後,大圍由外觀到區內居民生活都有劇烈變化。自小在區內居住、現就讀城市大學的黃穎,去年在facebook建立關注組,「大圍由過去一個好完美嘅新市鎮,倒模將軍澳模式,變晒高樓住宅,冇晒休憩空間」。
地產代理逼走小食店
大圍港鐵站上蓋各期物業落成後,將組成延綿兩公里長的屏風樓,大圍站上蓋物業招標最近流標收場,關注組希望港鐵重新規劃。黃穎指因應新盤名城落成入伙,附近道路和行人路重新規劃,部份單車徑消失,大圍特色逐步退減,面對大圍站的村南道變成「地產代理街」,逼走原來的小食店,關注組另一成員、應屆文憑試考生林智飛說:「家大圍買串魚蛋都貴咗,由5蚊變成8蚊。」經營髮型屋的Dennis擔心捱貴租,「只能見步行步,遲啲加租再算」。
開業近25年的金城茶餐廳位於大圍火車站附近的橫街積富街,招牌菜是椒鹽豬扒飯,第二代老闆李先生指大圍發展未見其利先見其害,他即將要與業主洽商續約,若加幅驚人,「想唔加價都唔得」。
老牌食肆成豪客飯堂
大圍以前有單車公園和青龍水上樂園,位於火車站對面的新華南單車店,便經歷過那個風光年代。負責人華哥表示,隨着大圍站上蓋新盤落成,單車客買少見少,「你去踩單車都係想去郊外地方,呢度變晒高樓大廈人又多,畀你踩都冇癮」。
大圍老牌食肆新強記,成為鄰近新樓盤名城住客的飯堂,尤其是內地客,負責人趙先生形容:「佢哋唔問價錢,最緊要係靚嘢。」現時晚市有約兩成客是內地人,為招呼這班豪客,新強記近年多賣龍蝦和鮑魚等貴價海鮮,「最怕客人嚟到冇好嘢畀佢哋食」。新強記能夠頂得住大圍變天,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自置物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