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新股財報質素參差,尤以內地民企最嚴重,不排除稍後未能發表業績而停牌的股份陸續有來,預料即將公佈的半年業績期,以及明年3月底前公佈的全年業績期,將會成為股份長期停牌的高峯。
民企半新股成溫床
金融海嘯後上市的民企半新股,成為長期停牌股份的溫床,最經典莫過於今年3月停牌的博士蛙(1698),其核數師德勤於3月13日劈炮唔撈,但股份未有即時停牌,更於公佈消息當日早上繼續交易,直至中午再發公告指出,德勤質疑其約3.92億元人民幣預付款的存在性,股份才於當日1時38分暫停買賣,但股價已急挫逾30%。不少心口掛勇字的投資者,於當日恐慌性買入博士蛙然後中招,股份截至目前仍生死未卜。
除了博士蛙之外,今年長期停牌的股份,不少是長期獲得投資者炒作的股份,其中,大慶乳業(1007)、歲寶(312)及澳優(1717)同樣過不到年關,未能在3月底前發佈全年業績,因此停牌至今。至於今年中期業績高峯期之前,已有創益太陽能(2468),指其財務紀錄中可能存在不一致的地方,因此停牌,相信大有機會成為另一隻長期停牌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