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6月份新增貸款達9198億元(人民幣.下同),較5月為佳,符預期。而廣義貨幣量(M2)增速達13.6%,略勝預期外兼顯示經濟活動已觸底。分析員指,若中央續以結構性減稅救經濟,加上再減存款準備金與息口,中國經濟有望於第三季從谷底回升,全年新增貸款可達8萬億至8.5萬億元。 記者:李芳芳
內地上月新增貸款較5月增加16%至9198億元。第二季度規模達2.4萬億元,略低於首季水平2.46萬億元。綜合上半年新增貸款為4.86萬億元,按年增加16%,已達中央全年目標的61%。
「穩增長」政策漸見成效
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表示,6月新增貸款和新增存款的規模都好於預期,貨幣供應量同比增速也出現反彈,這表明中國「穩增長」政策正在發揮作用,經濟料在下半年企穩回升。不過,現在中國需要繼續落實此前的「穩增長」政策,確保對項目建設的資金支援。
信銀國際中國業務首席經濟策略師廖群表示,新增貸款多於預期,顯示內地連續兩次減息及擴大貸款利率區間的貨幣政策,以刺激貸款需求,成效正逐步浮現。他預期全年新增貸款將介乎8萬億至8.5萬億元。
建銀國際銀行業分析員盛楠表示,6月份新增貸款結構有較大調整,承兌滙票融資的總量及增幅均大幅下降,中長期貸款比例上升,反映貸款有效需求回復,並非再依賴短期的承兌滙票充數,有利實體經濟回升。
國開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杜征征亦指,6月新增貸款總體來看符合預期,但是之前大家預期中長期貸款比例上升的情況落空,反而佔比和上月比較是略有下降的,說明當前政府並未大幅放鬆銀根,只是之前預調微調累積效果的顯現。
中長期情況成關鍵
國泰君安證券固定收益研究主管周文淵表示,全年貨幣供應增速能否達到中央14%的目標,關鍵是中長期貸款能否持續回升。
5月以來,政府加大了放鬆力度。高盛高華中國經濟學家宋宇表示,貨幣和財政政策連續兩個月的放鬆對於實體經濟的影響將在未來數月更加明顯。但此輪放鬆的力度與08至09年相比要溫和得多,因此其短期影響也沒有以前確定和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