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來襲滙市通殺歐元失守1.22 澳紐元急跌

恐慌來襲滙市通殺
歐元失守1.22 澳紐元急跌

【本報綜合報道】美國聯儲局不放水及中國經濟增長放緩陰霾下,環球經濟前景憂慮升溫,外滙市場昨見大拆倉,資金蜂擁至美元、美債及其他歐洲穩健國家債市避險。美元以外其他貨幣暴瀉,歐元兌美元曾低見1.2167,創兩年新低及逼近1.2心理關口,澳紐元急跌超過1%,甚至強勢的港滙亦急轉直下。

美滙指數昨曾高見83.824,為兩年以來高位,美元急升令其餘主要貨幣全線被震散。澳元及紐元兌美元跌幅較大,兩者均挫逾1%,其中澳元曾跌見1.0111美元,險守一算水平;紐元則跌見0.7861美元。

美滙指數兩年最強

至於歐元跌至1.21的兩年低位,迫近兩年前歐債危機爆發時低位,理由卻相當充份。歐洲央行昨日公佈數據顯示,歐元區商業銀行周三泊入歐央行隔夜存款數量急降至近7個月最低水平,當日泊入歐央行的隔夜存款僅得3249.31億歐元,為2011年12月21日以來最低,較周二的8085.16億歐元大幅下降約4840億,減幅近六成。
有分析指,因為歐央行月初減息後,隔夜存款息率已降至零厘,在這項零息政策下,市場游資大幅驟增,歐央行的如意算盤是這類游資可轉移至銀行,令銀行增加對企業及消費者的貸款,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從近日市況所見,歐、美股市繼續下跌,顯然過剩資金未流入股市;反觀近日歐洲多個仍擁有「AAA」主權評級的國家如瑞士、荷蘭及德國等,其2年期短債息已跌至負數,而法國及英國等大國短債息亦已極接近零,顯示資金在歐央行減息後一周內已不斷流入上述國債避險。
及至周四美國拍賣規模為210億美元的10年期國債,竟出現史上最低息1.459厘,種種迹象顯示上述過剩資金已進一步流向被視為避險天堂而有尚有些微利息回報的美國國債。有華爾街經紀商就今次美債被追捧感到震驚,不少基金投資者的購買量已達到創紀錄水平,外國央行更選擇直接從紐約聯儲銀行購買10年期國債。
上述說法亦正好印證過去一周以來,歐元反覆下跌而美滙則急升的狀況,因為歐洲大量游資已轉移至國債及美元等相對保險的資產。不過歐洲央行委員JosefBonnici仍視該行隔夜存款急降為令人鼓舞的好消息,並相信零息政策會促使銀行更積極地放貸。

德國債息驚見負數

美國10年期債息昨最低曾見1.47厘,再度迫近1.45厘歷史低位;瑞士、德國及芬蘭2年債息亦處負利率水平,奧地利、比利時及法國同期債息則為近零水平。
除上述因素外,環球市場亦擔心中國今日公佈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會進一步下跌,進一步凸顯環球經濟放緩的事實。
市場預期中國最新GDP會跌至7.5%至7.9%水平,亦令市場戀棧美元及美債等避險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