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一派位昨日放榜,72%升中生獲派首志願。有居於深圳和廣東等城市的港人家庭,今年送子女回港升中,讓他們趕在本港推行「洗腦」國民教育科前,在港開始接受比較「自由啲」的教育,避開在內地學習共產主義,不被愛國教育限制思想。
記者:倪清江、羅佩瑜、李詠珊
今年有5.7萬學生參加中一派位,多是2000年出生的「千禧龍B」。大部份學生獲派名校的油麻地天主教小學,有人歡喜有人愁,也有人喜極而泣。佐敦谷聖若瑟天主教小學有學生成功「跨海」獲派港島張祝珊英文中學,也有來港才一年的新移民男生攻入區內英中聖言中學,母子歡喜若狂。
「太左就唔好」
未能趕及報名參加中一派位的新移民升中生,以及並非在港讀小學的回流學童,則要到灣仔教育局呂祺教育服務中心領取派位結果,教育局稱今年約有300人。他們沒有填選校表,大部份獲派較少人選報的中學。
有部份家長因在內地工作,移居內地生活,子女入讀當地學校。唐太一家在佛山生活多年,因女兒要升中而搬回香港,現居於觀塘,昨獲派紅磡一間Band3中學,因此決定到觀塘的中學「叩門」。
唐太說,內地中學師資和風氣都不及香港,因此決定回流,另一原因是內地中學設有政治課,「係呀,會擔心(洗腦)呀,返到嚟香港,自由啲……贊成香港推行國民教育,基本知識係要知,但太左就唔好」。
居深圳的港人李先生,安排女兒回港升中,因本港中學英語水平較高和可培養學生更廣闊視野。他指中、港兩地教育制度不同,擔心內地中學教授愛國教育,會限制學生思考發展,「呢度自由啲,嚟香港有保證啲……如果由細到大被洗腦,佢嘅分析能力一定一面倒」。
不認同紅色教材
家長許先生的兒子在東莞小學畢業,雖然他只會普通話又不懂繁體字,但許先生也決定帶他回港升中,學好英語。他指兒子讀小學時要上思想品德課,教學生確立人生目標和將來面對困難的技巧,因此對於本港教育局資助出版歌頌中共的紅色教材,他並不認同,「我覺得有啲問題!」
教育局已定下今年和明年新學年起,分別於小學和中學開始推行國民教育科,被指向學生洗腦。內地中學生則必修思想政治課,主要是關於公民品德教育和馬克思主義常識,培養學生為社會主義服務。本港國民教育服務中心獲教育局資助出版的《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偏重中共正面訊息、歪曲事實,與內地政治課原則頗一致。
家長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