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 想 - 區樂民

夢 想 - 區樂民

小時候,看電視知道太空人登陸月球,我夢想當太空人。後來發現香港沒有火箭,夢想便幻滅了。
念中學時,我喜歡唱歌,夢想在紅館開個人演唱會。我按部就班,先打好基礎,報名參加學校的合唱團;試音,竟被老師「叮」出局。
為甚麼夢想跟現實總有距離?人生是否太無奈?
三叔另有見解:「如果夢想跟現實沒有距離,夢想就不是夢想,而是現實。」
上星期探訪一位已退休的老醫生,我問他還有沒有夢想,他答道:「有啊!最希望上床睡覺,第二天不再醒來。」
不同的人生階段,有不同的夢想。
回顧過去數十年,最感可惜的,是念大學那五年,沒有享受到求學的樂趣。我不是說那五年沒有樂趣,我參加課外活動,認識了許多很有意思的朋友,但醫學課程繁重,一年平均有三次測驗和考試,壓力巨大得令我無法享受學習過程。
近日重讀物理學家霍金寫的《時間簡史》和《胡桃裡的宇宙》,體會多了一些。我夢想再走進大學校園,由一年級讀起,研習我甚感興趣的物理科;這次,我再不會為考試而溫習,不會計較成績如何,只會盡情享受追尋真理的快慰……
「必」、「必」,電話的短訊把我帶回現實,打開來看,助護說明天第一個病人趕時間,提醒我準時上班。
夢想之所以美好,或許是因為它遙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