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債危機令海外買家更為保守,延至最後一刻才落定單,臨近聖誕,玩具業第三季定單狀況反而可望看高一線。唯成衣紡織業面對來自東南亞的競爭,形勢仍然嚴峻。
定單好轉,玩具商建溢集團(638)近期正增聘員工。建溢副主席馮華昌指出,今年客戶的交貨期只有4至6周,較去年縮減了2至4周。
臨近聖誕,成為交貨期旺季,8、9月出口可望較活躍,按季增加約10%,填補之前第2季客戶保守定單減少情況。然而第4季情況仍未能掌握。由於第3季定單回升,建溢近期已增聘員工1000人,至總數約9000人。
然而單價方面亦有所下跌,他解釋因為原材料價格下降,客戶已要求減價,減幅達5%至6%;該廠早前曾以較貴價格購入原材料為生產作準備,現在唯有在現貨市場購入較平原材料,價格約低10%至15%,以應對客戶減價要求。他又指在市場環境欠佳情況下,大廠會較易取得客戶信任,細廠表現會較差。
錶商拓新興市場
歐美需求疲弱,電子錶商拓展新興市場分散風險。經營電子錶的Latitude市務董事羅維德介紹,今年上半年來自歐洲市場的業務「Slow(放慢)得好緊要」,除了需求減少外,歐元今年貶值達10%,亦削弱了歐洲客戶的購買能力。
今年聖誕期定單亦很遲才落實,以往4、5月已確認訂量,今年遲至6、7月才落實,交貨期只得3個月。今年歐洲市場定單至少減10%;至於美國,由於今年是大選年,應該「唔會太差」,料保持平穩。
成衣業同時面對東南亞低廉成本激烈競爭,打擊沉重。經營成衣業務的維雅製衣廠董事總經理巢國明表示,歐美市場表現疲弱,「未知幾時復蘇」,定單減少相當嚴重,5、6月份業界一般減少25%至30%。
他估計今年上半年成衣業整體定單減少15%至20%;下半年走勢亦不樂觀,估計全年定單仍會減少15%至20%。
經營數碼收音機的協成電子市務董事駱海明亦指出,近5年公司業務基本上都「冇乜點升」「有增長會係好叻」。
該公司產品主要出口往澳洲和歐洲,「好彩啲客冇乜受影響」,公司歐洲定單只是微跌少少;但有些同業則沒有那麼好彩,受打擊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