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Z世代:熱浪是奧巴馬的惡兆 - 盧峯

國際Z世代:熱浪是奧巴馬的惡兆 - 盧峯

到過美國首都華盛頓的人都會記得,這是一個非常空曠、無遮無掩的城市,從一個block走到另一個block沒有片瓦遮頭,也沒有甚麼樹蔭。碰上驕陽似火的話,頭頂的太陽加上腳下的熱氣是活脫脫的上下交煎,教人非常難受。近幾天華盛頓及附近地區碰上罕見熱浪,氣溫高達華氏105度(攝氏40.5度),整個城市更像一個大煎鍋,難怪有不少人中暑或因熱浪而猝死。
總統奧巴馬這一陣子還在坐巴士穿州過省進行競選宣傳,不用在華盛頓捱熱浪。但他不能低估熱浪及惡劣天氣的壞影響,因為經濟持續低迷已令選民心情煩躁,左支右絀;再加上熱浪、暴雨、龍捲風來襲的話,美國人只會心情更惡劣,令美國大小州分、城市變成一個「怨氣火鍋」,累及奧巴馬的選情。
事實上近期美國經濟數據的確不理想,特別是就業情況更令人擔心。以上星期五公佈的就業數據為例,私人機構新增職位不過8.2萬份,比4月份的8.7萬低,比1、2月份超過25萬份更是低一大截。按這樣的趨勢看來,6、7月份的數據也不樂觀,極有可能重蹈過去兩年的覆轍。
金融海嘯後美國勞動力市場長期不振,直到2010年3月私人機構職位才止跌回升,扭轉職位大幅流失的困境。但是,就業市場復蘇絕不是順風順水的,而是起伏不定,教人難以舒懷。其中冬季、春季的情況往往較理想,夏季卻陷於低谷;以2010年為例,4月份新增職位高達20萬份,到5、6、7月卻大幅回落至不足10萬份。2011年的情況也好不了多少,4月份私人機構總共增聘26萬多人,可到5、6月又降至10萬人以下,8月份更只有5.2萬人。若果今年再出現這樣先高後低的情況,6、7、8月份的新增職位可能比去年的5.2萬人更低。
假若今年是普通的年頭,個別季度就業數據欠佳影響不大,至少可以在秋、冬季追回。但今年是選舉年,11月份投票,8月底兩黨就會召開黨大會正式提名本黨候選人,正式展開選戰。在這樣的關鍵時刻碰上就業市場不理想的話,共和黨便可以拿此大做文章,大賣廣告,令奧巴馬陷於捱打狀態,並在選民心中烙下深刻的印象。這樣下來,即使到秋季新增職位增加,選民的怨氣火氣只怕已無法撲熄,奧巴馬便有可能像卡達、老布殊那樣成為一任總統,要告別白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