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巴黎直擊
擁有Gucci、BottegaVeneta(BV)、YSL等共11個國際級奢侈品品牌的法國PPR集團,除了看好未來20、30年中國奢侈品市場的發展,更有意發掘具潛力的中國品牌。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Francois-HenriPinault透露,現正洽購一個「中國的奢侈品品牌」,他個人亦希望今年內有機會完成收購。
記者:吳綺慧 圖片來源:PPR
奢侈品牌旗艦PPR向來擅長收購中小型品牌來催谷增長。對於哪個中國品牌能夠獲得PPR垂青,Pinault在巴黎接受本報訪問時則三緘其口:「商討只是剛剛開始,我現時不能再透露更多了。」
Pinault強調,只要該品牌擁有國際化的潛力,在產品風格及價格方面,都能補充集團現時組合的不足,他就會考慮,是甚麼國家的品牌都沒有關係。至於收購會否在今年內成事,他笑言:「Whynot?我都希望可以。」
中小型公司為收購目標
PPR原本是從事貿易及零售的綜合企業,過去10年才積極轉型做奢侈品生意。轉捩點是99年和LVMH爭購Gucci,當時Gucci遭LVMH敵意收購,為抵抗外敵,Gucci主動向PPR接觸尋求入股。
而作為法國兩個最有錢的富豪之爭,這場收購戰可謂名噪一時。然而近年LVMH又再度出擊,不斷增持Hermès。PPR是次會否再次當「程咬金」?
Pinault直言,Hermès已不符合PPR現時的收購原則:「我們現時只做中小型的收購,近年收購的公司,收入只介乎1億至3.5億元(歐元.下同)左右,目標是把他們生意規模提升至10億元以上。」
Pinault以01年時收購的BV為例,當年BV營業額只有3000萬元,但至去年底,營業額已升至7億元,增長幅度是21倍。「如果要買一個已經很國際化、盈利能力很高的公司,我們要付出代價,而這代價必然是很高的,但增長空間卻相對有限。」
看好內地 擬長線投資
除了物色收購,Pinault相信,集團仍會維持良好的自然增長,尤其是中國,雖然今年增長的確會放慢,但他非常看好中國奢侈品市場未來20、30年發展。
Pinault指:「中國現時的人均GDP(國內生產總值)只是7000美元,發達國家是2.2萬至2.5萬美元,我看不到任何理由,20、30年內中國去不到此水平。當然,這不會是直線增長(linear),會有反覆,但我們在中國的投資是長遠的,未來20、30年會繼續。」
此外,Pinault又表示,歐洲債務問題的確令當地出現消費危機,不過他又補充:「歐洲奢侈品差不多有50%生意,都是來自各地的旅客,而這方面的消費仍然相當強勁,所以支撐歐洲地區仍有增長。」
根據意大利奢侈品品牌商會FondazioneAltagamma的預測顯示,今年全球奢侈品市場的增長率為6%至7%,其中大中華區的增長率為18%至22%,去年增長率為35%,數據顯示有放緩的迹象。
窺探Gucci產品工序
Gucci手袋幾乎全人手製,設計人員會先為各種皮料漂白或染色,此為最貴重的鱷魚皮。
工匠為手袋穿上裝飾用的流蘇。
Gucci其中一項經典作品為竹節包,竹根手柄部份,經火燒後,再用人手扭曲成型。
所有產品均在意大利製造,工匠正縫製皮鞋。
PPR小檔案
‧1963年由FrancoisPinault成立,原本從事木材貿易,90年代發展零售、經營巴黎春天百貨等業務
‧1999年與LVMH競購Gucci,最後成功,奠下奢侈品牌業務基礎
‧確立轉型,集中「奢侈品品牌」及「運動及生活時尚」兩大業務,逐步出售其他零售業務
‧截至今年中,集團共有Gucci、BottegaVeneta、YSL、McQueen、Balenciaga、Brioni、StellaMcCartney、SergioRossi、珠寶品牌Boucheron、名錶品牌Girard-Perregaux及JeanRichard,一共11個奢侈品品牌
‧運動及生活時尚方面,主要擁有Puma及數個專門運動品牌
‧集團在巴黎上市,去年營業額122億歐元,核心盈利10.55億歐元,按年升26.4%
Francois-HenriPinault小檔案
‧PPR集團創辦人FrancoisPinault之子,現年50歲,2005年接任PPR主席兼行政總裁一職
‧根據2012年福布斯排行榜,Pinault家族身家為130億美元,全球排59位,為法國第三富豪,僅次於LVMH主席BernardArnault及L'Oreal主要股東LilianeBettencourt
‧妻子為國際著名影星莎瑪希恩,曾經獲提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