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汽車業恐「慢駛」

內地汽車業恐「慢駛」

【本報訊】中國經濟持續放緩,加上內地城市接連推出限購令,導致汽車行業受影響。上游的汽車生產商比亞迪(1211)傳出減薪節流,下游則有經銷商正通(1728)有「撲水」行動。
有券商指出,雖然近月汽車銷情似有回升,但不排除是由於生產商於半年結前谷數及去年同期基數低所致,銷量隨時有機會減速「慢駛」。

比亞迪傳減員工獎金

股神巴菲特的愛股比亞迪繼去年傳出裁員消息後,早前有內地傳媒報道,公司於上月底在內部發出《關於2012年6月至9月績效獎額度核算標準的通知》,指出由於經濟環境不樂觀,公司效益出現較大幅度下滑,因此決定下調全體員工的績效獎金,普遍由33%減至15%,更取消副總裁以上級別的管理層獎金。對於有關減薪消息,比亞迪方面拒絕回應。
有分析員認為,「比亞迪業務不夠專注,在爭取市場份額上已經吃虧,加上早前又出現安全問題,銷售欠佳已是意料中事。」他又稱,對於比亞迪出招減薪並不驚訝,「早前發的十億人民幣債券,每年都要還息,加上生意未見突出,令資金出現需求壓力。」

料本月汽車銷情添壓

瑞銀早前發表報告指出,內地18個主要汽車生產商於6月銷量錄得按年15.7%升幅,惟主因是生產商要求經銷商大量入貨,以求在半年結前力谷銷量,經銷商存貨積壓量高企。瑞銀認為,本月生產商的銷售將面臨壓力,除了7月是傳統淡季外,經銷商亦先要處理庫存問題,才會再訂新車。
花旗亦稱,汽車銷售雖於過去三個月錄得10%以上的高增長,但主要由於去年同期日本出現大地震,令供應受影響,拉低去年銷售量的基數。
面對整體市場出現庫存問題,作為經銷商的正通亦須急急撲水。除了5月時與光大銀行簽訂一筆總額28億元人民幣的信貸額度,據消息透露,正通已委託瑞信籌募年期15個月的2億美元離岸貸款。早於5月時,該公司擬發債,用以償還8月到期的12.18億元短期貸款,但最後由於市場反應欠佳,故被迫放棄。
截至去年底,正通須於一年內償還的短債近42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