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Z世代:昂山素姬對Burma的堅持 - 盧峯

國際Z世代:昂山素姬對Burma的堅持 - 盧峯

前幾天看到一宗有關昂山素姬的新聞相當有趣,只因為事情不太重要,各地傳媒都沒有大篇幅報道。事情是這樣的,昂山素姬在歐洲訪問大受歡迎,令緬甸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大增。只是,TheLady在訪歐行程中一直以Burma稱呼自己的國家,不肯使用軍政府在八九年定下的名字Myanmar,令現政府大感無癮兼尷尬。負責監督選舉的委員會要求昂山素姬日後不要再稱呼自己的國家為Burma,以免違反憲法,危害她的議員身份。但昂山素姬不為所動,認為Myanmar是軍政府強加在人民頭上的國名。她將繼續按自己的想法稱呼自己的國家(wouldusewhatevertermshewantedforhercounty)。
昂山素姬態度強硬,緬甸政府及選舉委員會如何回應仍是未知之數,但一些東盟國家政府官員及外國駐緬甸外交人員則對此有微言,認為Myanmar跟Burma不過是名字,意思也相近,又已寫在憲法中,昂山素姬沒有必要節外生枝,為和解及民主進程製造障礙。
這些外交人員大概做文案、報告工作太多,眼界、見識變得十分狹窄,只想減少麻煩。其實,政治除了權力之爭以外就是符號之戰,越是開放及讓民眾參與的政治過程越需要講究政治符號的運用,國號、國旗、國歌、國父都是極重要的符號,足以牽動民眾情緒及反應,可以改變政治論述,重新界分何謂傳統道統,何謂正義與公平,是絕對不能小覷的。南非從白人少數統治過渡到全民政府時,總統曼德拉為了締造多元多種族國家,實現真正的rainbownation,在國旗、國歌等問題上採取非常彈性的態度,容許原來白人政權的國旗國歌可以繼續使用,跟新南非旗幟並存,好令忐忑不安的白人可以放心一點,不用太擔心舊秩序一夜間土崩瓦解。
緬甸的情況卻不一樣。整個民主化進程就是要否定軍政府專政,就是要改變軍政府製造的既成事實,包括對反對派的打壓,包括不公平的選舉制度,還包括八九年軍政府擅自更改的國號。事實上Burma不但是緬甸人習以為常的稱號,歷史悠久,也備受國際社會接受。軍政府堅持修憲及更改國號,目的就像其他數典忘祖的專權者那樣要否定歷史,否定傳統,建立本身的合法性。若果昂山素姬不堅持Burma這個名字,照單全收Myanmar,那將等同軍政府的管治,等同接受它改寫歷史,這大概就是TheLady不肯退讓的真正原因。
撰文:盧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