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半空中的動作,不過數秒,但足夠你看儍了眼。在半管道場地,BMX單車手從一方滑向另一方,數秒間,或人連車向後翻滾360度,或半空中擺動車身,矯健如龍。看官看得過癮之餘,不無一額汗,心裏暗呼:「你在玩命嗎?」
記者:周燕
攝影:伍慶泉
動作神乎其技
23歲的Karl玩了八、九年BMX花式單車。在荔枝角公園的半管道場地,Karl踩着他那台沒有煞車掣的單車,由一邊衝向對面,越過中間的高台時,半空轉動車身,身體霎時離開車架,這招叫「TailWhip神龍擺尾」;再來下一個動作,Karl解說他會在高台人連車後轉一圈。記者看着頭頂烈日藍天,暗忖陽光太猛,看不清狀況,會否出事,大呼:「太危險的話不用示範,安全要緊!」語音未落,Karl已經準備向前衝。教練劉偉基氣定神閒地說:「你放心好了,香港有兩個人做到這個動作,他是其中一個!」半空中順時針轉,招式叫「Backflip」,動作俐落;還有一招叫「QuarterPipe」,在滑上半管道後,凌空放手,只用大腿夾着單車。
平地一樣有花式
在室內平地玩的招式雖然不多,但亦有不少高難度動作:
越反對越想踩
Karl說玩BMX花式單車沒有秘訣可言,不外熟能生巧,不斷練習,「最重要是放膽試!」一招神龍擺尾,Karl苦練了兩年才完全掌握,其餘兩招也練習了一個多月。Karl堅持每個星期練習三天,每次最少練習四小時。看他動作如此純熟,其實不時炒車,損手爛腳更是家常便飯,最嚴重一次是跌傷鎖骨,「你看我有點高低膊,也是因為那次受傷。」教練劉偉基說:「BMX是充滿血汗的運動!」即使如此,Karl還是很享受BMX帶來的刺激和掌聲。他的偶像是美國BMX好手GarrettReynolds,欣賞他踩着單車滑過欄杆,飛過樓梯,精采得像是遊戲機才會出現的畫面。BMX世界多是男將,阿均是少數女將,她才玩了BMX一個多月,招式未練成,上場還是心驚驚。對BMX萌生興趣,那是因為家人向來反對女仔踩單車,怕危險,結果越反對,她就越想試。
80年代第一潮
劉偉基目前經營單車生意,其實他在三十年前已經迷上BMX。八十年代受美國影響,香港也曾掀起BMX熱潮,「我小時候住在長沙灣公屋,當時很多小孩都玩BMX。舊式屋邨一層有很多伙,鄰里關係較好,大家都不關門,到處看到有哥哥玩BMX,自己也開始玩起來。」想買單車,就跑到附近的工廠找工作,又跟朋友從外國訂錄影帶來看,模仿人家的動作,「我們會訂外國雜誌,好像《BMXAction》、《BMXPlus》等,看着照片,構想如何把動作做出來。」當年香港沒有正規場地,劉偉基跟朋友就在屋邨足球場,搭起木板,自製障礙。
跟其他街頭文化一樣,BMX被家長認定是百厭仔玩意。劉偉基試過偷雞買了一台單車回家,為了避過阿媽耳目,就把單車拆件,收於床底,趁阿媽去了打麻雀,才敢拿出來重組。一星期後偷雞事件敗露,阿媽憤然打爛單車。後來他認認真真買來一架BMX單車,誓死攬實,警告阿媽別亂來。劉偉基的英文名叫Ron,原來是向BMX好手RonWilkerson致敬。時至今日,劉偉基說BMX仍予人百厭仔玩意的印象,但他覺得BMX其實令到一班曳仔精力得以發洩之餘,也在比賽、練習中學曉規矩。
BMX結構直接
BMX即是BicycleMotocross,1960年代末起源於美國加州。六十年代,越野電單車賽深受年輕人歡迎,有人便以當時流行的Stingray單車模仿越野電單車賽,慢慢演進成BMX。BMX是極限運動一種,性質較為危險,大致可分為六種玩法,包括泥地競速比賽(Racing)、泥地跳躍比賽(DirtJump)、公園(Park)、街道(Street)、半管道(HalfPipe)及平地花式(Flatland),除第一種外都屬於自由式(Freestyle),重視技巧花式。
想了解BMX花式單車的花式奇技,可留意以下活動:
日本好手來港獻技
時間:12/71pm
地點:葵芳新都會廣場L3天晶館
BMX平地花式世界冠軍池田貴廣挑戰「平地爆旋花式單車」(UprightSpin)世界紀錄,目標是每分鐘超過90次,另有中港兩地BMX平地花式單車高手亦到場與池田切磋。
表演示範
時間:13/77pm;14,15/74pm及6pm
地點:葵芳新都會廣場L3天晶館
池田示範「平地爆旋花式單車」表演。
花式單車學堂
日期及時間:21,22,28,29/73-6pm;4,5/83-6pm
地點:葵芳新都會廣場L3噴泉廣場
一班本地BMX好手親身教授花式單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