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巴甲予人是個「有出冇入」的聯賽,球星多由這兒轉到歐洲搵食;但現在,這個南美洲頂級聯賽靠財力,及未來兩大賽事主辦國身份,成功吸引到老牌球星從歐洲前來比賽。
巴西經濟急速起飛
巴西近年經濟起飛,而於過去10年,估計有3,000萬人躋身中產行列;而國內的企業及電視台亦願在巴甲投放更多資源,令巴甲的贊助費及轉播費均大幅增長。巴甲球會富起來,令他們除有能力留住如山度士前鋒尼馬一樣的超級新星,更有本錢與中東及中國的富豪球會爭老牌球星;其中國際體育會及保地花高,就分別引入科蘭及施多夫。
巴西傳媒更指,國體會於贊助商的支持下,加上本身有約10萬名收費會員,故得以在未來3年向科蘭支付每月20.4萬美元(約159萬港元)的人工。金錢當然是科蘭等老牌球星選擇踢巴甲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還因為巴西亦即將舉辦2013年洲際國家盃及2014年世盃決賽周,令國內賽事的氣氛變得熾熱。
青蛙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