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在港大念教育課程的內地學生,有見本港的國民教育爭拗,遂研究內地的政治課程及教材,結論是港人的「洗腦」憂慮成立。
該名內地女學生,中、小學都在內地一主要城市度過;由於身在內地的父母叮囑她在港要「小心說話」,她只好隱藏身份。她說,內地有關黨的教育,只會提及怎麼怎麼好,不會說不好的,也不會討論有何缺點,這影響了她的認知。
少提及普世價值
來港前,她以為香港人都很享受自己的生活,她不知道有六四、以為所住的城市很有秩序、以為西藏一直是中國民族的一部份……來港後,想法有很大變化,她覺得香港學生想法較全面、較具批判性,她喜歡港人對政府的監督,也喜歡議會內有不同聲音……在看了六四錄影和書後,「覺得很震驚!」
她最近一份功課〈政治「教育」還是政治「馴化」?〉,研究了所生所長城市的政治科課程及教材,發現所謂「培養公民身份認同」,其實是外柔內剛的「政治馴化」,課程表裏不一,「愛黨、擁護政府」的教育潛伏於多個非政治範疇內;有關「世界公民」的單元過少(正如本港即將推行的國民教育一樣),更甚的是,「世界公民」單元的內容仍是以中國為中心,少有普世價值的教育。
課程標準指「堅持啟發式教學」,卻未提供相關教學方法指引及準則,教師若根據課文內容教授,就很難進行啟發式教學。她的結論是:「的確有港人所懷疑『洗腦』而非『健腦』之嫌。」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