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是一種享受 - 曾志豪

走路是一種享受 - 曾志豪

有一部書,我共藏有三本。並非那書出了修訂版,寫書的作者,已不可能再作修訂了。那本書是《余純順孤身徒步走西藏》,作者余純順壯遊中國,命喪羅布泊沙漠。為甚麼我會有三本《余純順》?一本是自己買的,一本是我女人買的,認識之後才發現,原來她也對《余純順》着迷,還有一本,是打算送人的,後來不知甚麼原因,不捨得,居然扣起了,就這樣,我藏了三本《余純順》。
當初迷上他的原因很簡單:這個人居然徒步走中國。
我曾經幻想,余純順是否唐僧轉世?西天取經,歷盡千劫,《西遊記》小說中,唐僧捨棄坐孫悟空的筋斗雲,也要自己用雙腳走到西天取經。這種一步一腳印的精神,千年之後,就化在余純順身上。
徒步旅行最大的艱苦不是肉體的疲累,而是文明的誘惑。余純順多次回憶,筆直的公路,不斷有轟鳴而過的貨車,那是一伸手便能搭上的順風車,雙腳馬上能得到解放,遙遠的終點轉眼便到,來吧!上車吧!孤獨的行者,車輪呼喚你……
這種誘惑,和誘僧沒有兩樣,余純順居然一次又一次的拒絕了這些便捷的好意,堅持雙腿走路。
香港人其實也很明白這種體驗,七一遊行,我們大可坐車直到新政府總部或者中聯辦門口,但這樣便失去了遊行的意義,我們自虐的步行,便是要告訴自己,為了令社會更美好,我們願意付出幾多的艱辛。
這個夏天我下定決心,決意去羅布泊一遭,到余純順遇難處憑弔。不過很慚愧,我沒有孤身徒步的勇氣,只能參加深入沙漠的探險旅行團。為着行程中那句「有七個晚上在沙漠紮營」而感到興奮,也為「每天只有三瓶水」而擔憂。渴望夜宿沙漠時能夢見余純順,然後告訴他:走路的確是一種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