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觀點:全球放鬆銀根的啟示 - 鄧嘉南

摩根觀點:全球放鬆銀根的啟示 - 鄧嘉南

上周四(7月5日)歐洲、英國及中國央行聯手「放水」,希望透過進一步減息或加碼買債刺激經濟,惟市場初步反應卻未見受落,反映投資者對環球增長前景的憂慮,已蓋過減息帶來的刺激作用。
歐洲央行宣佈將基準利率由1厘降至0.75厘,符合市場預期;隔夜存款及貸款利率亦分別由0.25厘及1.75厘下調至0厘和1.5厘。歐洲央行總裁指出,經濟下行風險是減息的主因,但擔心對經濟刺激的成效可能有限。
英倫銀行一如預期,提高資產購買規模500億英鎊至3750億英鎊,利率則維持0.5厘。英倫銀行重啟購買資產,主要是憂慮經濟增長前景與歐債問題。
中國人民銀行亦分別將存款及貸款基準利率調降0.25厘及0.31厘,至6厘及3厘,是不足一個月內第二次減息(上次在6月7日);並將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下限自基準利率的0.8倍,調整為0.7倍。換言之,最低貸款利率實際上將由5.05厘降至4.20厘,向利率市場化改革又邁出一步。

高收益債券值博

歐洲央行雖實現承諾減息,但其他非常規工具例如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及證券市場計劃(SMP)等,卻並未於此次會議擴大使用。不過,根據歐洲央行過往政策行使經驗觀察,如危機進一步蔓延至流動性問題,該行仍可能會在緊急時刻啟動非常規工具救市。
人行的減息動作則反映,內地經濟景氣放緩的壓力可能大於原先預期,而通脹壓力亦料將大幅紓緩。雖然經濟放緩壓力仍在,但我們認為這反而可刺激中國政府在下半年採取更多支持增長的措施。
整體而言,雖然第三季環球經濟前景尚未明朗,但仍可受到寬鬆政府政策的支持。事實上,美國受到中、歐放緩影響的程度,亦不如想像般嚴重,去年美國對歐元區出口僅佔本地生產總值約2.1%,而中國經濟放緩亦意味對於美國這全球最大消費國來說,商品價格也隨着中國需求減少而回落。單在過去三個月,西德州原油價格已從每桶103美元降至85美元。
在投資策略方面,預計下半年市場焦點仍會以收益型資產為主,包括高收益債券、新興市場債券、高息股、房地產投資信託等,從而幫助投資者對抗低息環境及波動市況。

鄧嘉南 摩根資產管理機構業務拓展總監
http://www.jpmorganam.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