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然一笑:三失中年 - 莫樹錦

醫然一笑:三失中年 - 莫樹錦

一年一度到芝加哥「朝聖」,不是甚麼怪異宗教,而是美國腫瘤學會周年大會;每年均有二萬多名專家參加,大部份重要腫瘤學研究結果均在這大會公佈,故此「朝聖」後便可把最新資訊帶回香港。每年也有不少香港醫生參加,大家學習之餘也可聚一聚。今年有緣跟伊利沙伯醫院的歐醫生和瑪麗醫院的林醫生一同進攻唐人街,在異鄉吃到鹹蛋肉片芥菜湯和鹹魚蒸肉餅已是十分幸福的事。
開會加上應酬,這四天很充實,但同時也是很大挑戰。由早上7時開始要忙到晚上11時才回酒店,是實實在在的7-Eleven。十年前並不覺得辛苦,但今年卻發現自己在壓力下變成三失中年。
第一是失眠,年紀越大睡眠質素越差,加上芝加哥跟香港有13小時時差;晚上12時疲倦地爬上床便正正是香港下午1時,試問又如何能夠熟睡。有研究顯示年紀越大停留在深層睡眠時間越短,故此在時差影響下,很多時未能進入REM(Rapideyemovement)睡眠狀態便已半醒,時間不足兩小時。就是這樣半睡半醒擾攘一番,到早上5時許已全醒,另一天工作又開始。
第二是失明,不是完全失明而是在黑暗燈光下視力大打折扣。科學性演說必須用PowerPoint幻燈片,在這樣大型會議要投放在銀幕上故此燈光必須昏暗;台上講者則要看着演講台上的小型電腦顯示屏作提示。但不知是老眼昏花還是老花眼昏,今年發覺看不到顯示屏上小字,這不就是環境性失明嗎!有時在台上看不清楚又想不起要說甚麼,很是尷尬。
最後便是失憶,往年聽課,重要數據很容易記在心裏,但記憶能力一年比一年差,腦袋不可靠便惟有靠iPhone,一面聽課、一面忙着把重要幻燈片資料拍下;以往是過目不忘,現今是過iPhone不忘;唯一安慰就是自己只是失憶團隊一分子,會議廳有千百個iPhone同時閃着拍下重要資訊。
到這把年紀便開始失眠、失明和失憶,是為三失。唯一想失又偏偏失不去的,便是失身。
後記:本來想起題為〈三失老年〉,但那個老字實在寫不下手。

中文大學臨床腫瘤學系教授
莫樹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