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的李天惠,患骨骼移位的怪病,無論坐、站立及睡覺都感疼痛,恍如全身脫骱,簡單如走路也困難,但她積極面對病魔,昨日她與19名對抗病魔、克服家庭巨變產生的重擔和殘障帶來學習障礙的年輕人,齊獲青年協會頒獎,表揚他們面對困境誓不低頭,逆境自強的精神。 記者:梁麗兒
青協黃寬洋青少年進修獎勵計劃,今年有67間學校及機構提名140名青少年參加,最後選出20名得獎者。李天惠昨在頒獎台上分享抗病經歷指,三年前一天睡醒後突病發,此後坐立及睡覺都痛,「病發後人生遭改變,做話劇演員嘅夢想崩潰。我問點解個天要咁對我?究竟我做錯乜嘢!」她曾向骨科專科醫生求診,未能找到病因,痛楚及疲累嚴重影響生活及學習。
游泳強化肌肉病情受控
李坦言,一度有尋死念頭,但一想起未圓話劇夢想,決積極面對病魔,並由台前演員轉為幕後做導演,更在學校話劇節獲獎。她中五放榜後未能升讀原校,轉讀匯知中學,並獲師生關懷,感受人間有愛。她現時遵從脊醫吩咐,每天游泳強化肌肉,減慢軟骨退化,病情已受控。
脊醫兼物理治療師何應輝估計,人體遭受大力推撞、拉扯,可致關節或骨骼移位,時常頸梗膊痛的文職人員;從事體力勞動工作的人士較高危,10多歲年輕人較少出現此症狀。何續稱,脊醫一般為患者提供復位治療,將問題關節或骨骼移返正確位置,若忽視病情,嚴重可壓着神經線或致生骨刺等,影響生活質素。
另一獲獎,現年16歲的石頌之,受侏儒病情影響,致個子矮小及腳短,走路比常人慢,容易跌倒受傷。他在07年及去年分別接受拉大腿骨手術,增加高度至1.5米。他強調,雖然自己比常人走得慢,但從未放棄生命及與人比較。頌之的手指天生較短小,但堅持學習小提琴,為人生設目標。他平日在學校及教會分享抗病經歷,激勵時下年輕人。親陪兒子領獎的石先生昨講出天下父母心聲指,所有父母都望子女健康成長,直言擔心頌之日後的生活,但一家人會心連心面對。上述獎勵計劃97年推行至今,共有330名年輕人獲獎,個個故事都賺人熱淚,教港人向挫折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