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暢泳小心樂極生悲。上月中,張太帶8歲半兒子到康文署轄下柴灣游泳池嬉水,其間兒子玩滑梯時,意外撞向梯邊,上顎一隻門牙飛脫,即時血流如注。當值救生員忙於照顧傷者,張太一邊在泳池內搜索兒子飛脫的門牙,一邊聽到有人輕浮地說:「執番隻牙都冇用」。張太不滿說,兒子翌日到牙科保健檢查,牙醫指他未及時尋回牙齒,須鑲假牙。
康文署回覆,事發日在上述泳池,共有一名高級救生員及十三名救生員擔任拯溺及急救工作。意外後四名救生員曾協助張太搜尋牙齒,並無人阻止張太尋牙。惟因牙齒太小,搜尋困難及不果。
香港牙醫學會名譽秘書容宇琦醫生指,意外後一小時內帶同脫落的牙齒見專業牙醫,駁回的機會率非常高。惟牙齒的牙腳必須整齊,須含在口中以口水浸泡,亦可以牛奶或生理鹽水代替,同時不要用任何物品接觸或塞住受傷牙肉。牙齒若掉落在不潔淨的地方,宜輕輕用清水冲洗,再吐口水浸泡,並立即約見牙醫。他提醒游泳人士,跳水時不宜選擇淺水的游泳池,長有哨牙者較易發生撞脫牙意外。檔案編號:0529006
社會服務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6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