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趣BLOGBLOG:李老闆,makethechange! - 股榮

周日趣BLOGBLOG:
李老闆,makethechange! - 股榮

上周李寧(2331)踢走CEO,隨即宣佈三階段變革藍圖,甚麼加強零售清存貨、改善供應鏈管理、提高銷售利潤結構,簡直bullshit到暈,內容空洞無新意。股榮睇完晒頭,與其做些虛無飄渺的事,不如實實在在做些有意義的事。以下醒三招畀李寧,夠guts的話,仲有機會翻身,否則一係等執、一係等被人收購。
第一招要夠Cheap。李老闆,請問你憑乜嘢,產品可以賣得咁貴?無錯,李寧係強國製造,NIKE同adidas都係MadeInChina,但人家有勒邦占士、杜蘭特、C朗拿度、美斯代言,比起你簽埋NBA二打六綠葉,足球更一位TopPlayer都冇,如果你係客仔,你會買NIKE占士800蚊籃球鞋,抑或李寧埃文特納700蚊人仔球鞋。強國人尤其鍾意面子,打波見你着住阿水鞋,仲要只係平一百,心理上絕對難受。
運動股隻隻話要清存貨,李寧只要狠心三折大平賣,加個買一送一,我相信快則半年已經沽清。往後不要扮高檔,產品要平過本土對手,專心做好中國市場,可能仍有契機。

應尋找明日之星代言

第二要改口號Slogan。無論係2010年前的everythingispossible抑或之後的makethechange,李寧口號都予人疑似抄襲及年老的感覺。一個成功的品牌,口號相當重要,正如上文所講,李寧本身有種年齡的烙印,隨住新一代成為高階消費群,李寧未能予他們所謂的共鳴感,這是強國品牌遠遠及不上外國的地方,或者這就是企業市值大細之分野。
大家不妨比較中外品牌口號,除安踏(2020)keepmoving還有年輕的感覺,其他例如多一度熱愛、非一般的感覺或Icanplay,完全沒有個性。李寧makethechange最差,予人年老要改變的直覺。大佬啊,我做運動都係想後生啲,點知未做就俾人話老餅,問你死未。
李寧目前面對最大的困境,是品牌已經被市場定了位,要突破必須建立新的分支品牌,這就要靠明星運動員開拓市場。尋找明日之星是李寧急切要做的,是長遠的戰略部署,比甚麼改善供應鏈來得實際。
中國無疑有很多優秀的運動員,但全部被外國兩大品牌壟斷,他們自細開始簽約贊助到成名,包括劉翔、李娜及姚明等。即使是林書豪未成名前,已被NIKE睇中贊助,由維基NIKE贊助名單中,甚至連香港足球隊成員都有份,你可以說他們是大包圍落注,但內地企業流行的即食文化,注定難以搶贏明星級運動員。
李寧昔日自創體操多個高難度動作而成名,今日李寧品牌所缺的,正是這種創新的意念,如要避免步Reebok及UMBRO被adidas及NIKE收購後塵,請李老闆大膽上馬,縱未能贏得掌聲,也不致抱憾離場。
股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