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樂(341)剛公佈業績,純利率是預期的7.9%,即是每收100元收入,減去各支出後的利潤為7.9元,比起一年前的9.6%及兩年前的10.5%,明顯每況愈下。這主要是受食材價格上升及工資的影響,統計處的資料亦顯示食材價格的升幅比起通脹為高,而且也持續了一段日子。
大家去餐廳用膳,一定會發覺份量不夠,這點對於男性而言尤其明顯。當比較數年前漢堡包的大小,與現在的比較,份量肯定少了。
我常光顧大埔的茶餐廳,午餐要30至40元,晚餐為40至50元。無論是午餐或是晚餐,總是份量不夠,兩、三小時後便有餓的感覺。要解決此問題,你可以多付一點,或是自行帶飯盒。有位同事便是這樣,他去吃自助餐時可以吃下四塊牛肉,可見其食量驚人。若叫他光顧快餐店的午餐,他肯定會覺得份量不足,於是要自行帶飯盒解決。
食材價急漲 食肆受壓
食材價格上升不只是個人要面對的問題,企業同樣要面對。餐廳要維持利潤,一是加價,這方法已用了多次;二是減少支出,如在食物的份量甚至是質素中下手。工資的升幅肯定追不上食材價格的升幅,從前我建議大家可以考慮利用下午茶時間,但現時的下午茶已不再便宜,雖然仍比正價時段有折扣。再看真一點,份量也是少了。
內地經濟起飛,人民生活豐盛,對各種產品的需求甚殷,食物當然也不例外。你到街市時,可以發覺無論是菜、海鮮或肉,價格都比數年前上升不少。面對14億人的需求及越來越少的農地,食物價格長線來說會不斷增加,經營餐廳或低收入的人士要面對越來越大的壓力。
李兆波(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與財務高級導師)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