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仍撐高息搶存款料損內銀微

大行仍撐
高息搶存款料損內銀微

人行宣佈減息後,內地銀行對存款利率自行定價進取,五大行1年期存息只降至3.25厘,較人行基準利率上浮至1.08倍,尤其是城市商業銀行,全線存息升盡至上限。雖然多間券商報告仍力撐內銀股,指今次減息力度少於上次,對其盈利影響有限,但值得留意,綜合預測今年純利下調2%至8%。

淨息差收窄4個百分點

為競逐存款,內銀與上次一樣都積極利用存息浮動區間上限為基準1.1倍定價。工行(1398)和交行(3328)等五大行3至12個月定存息,只調減0.25厘到2.85至3.25厘,均較基準多0.25厘,惟2至5年期執行基準利率,活期存息未如上次有所上浮。招行(3968)和民行(1988)等股份制商銀,則上浮活期至1年存息至基準的1.1倍,如1年存息有3.3厘。寧波銀行、南京銀行等城市商銀最為進取,全線存期利率均升盡至上限,即5年定存息享5.225厘,與上述兩類銀行的差距擴闊至0.475厘。
9間內銀股昨日全線下挫,普遍跌逾2%。麥格理報告指,按內銀上浮存息10%計,今次減息將收窄其淨息差4個百分點,料短期內對內銀盈利的影響有限,今年純利仍可按年增14%。但鑑於外圍持續不穩定,預期內銀未來兩個月股價表現將缺乏上升動力。大摩表示,減息及進一步邁向利率自由化對內銀盈利影響負面,將限制其股價表現。尤其是交行、民行及信行(998)的淨息差惡化將更顯著。
中金稱,相對上次減息今次對內銀盈利能力影響較少。除1年期存貸息象徵上的不對稱調減,2年以上定存息降幅卻大於對應的貸息下調,調整有利於銀行淨息差,料可提高0.5個百分點。進一步擴大貸息下浮區間訊號意義大於實質,因貸息為基準0.7倍的企業貸款基本不可能出現。減息亦有助企業改善利潤率,緩解資產質量的憂慮。滙豐指以低於基準利率定價的新增貸款僅佔5%,內銀需至少6至9個月才完成存貸款重新定價,料大部份負面影響於明年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