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人行月內第二度閃電減息,進一步反映保八形勢不妙,當局要加碼振興經濟,證券界及經濟師普遍預期,內地隨時連環再減存款準備金率,存貸利率年內則可能再降一兩次,直至政策產生「經濟下行趨勢改變」的效應。 記者:劉美儀
人民幣在岸價昨收報6.3644,較前日跌85點子,開市中間價則跌56點子,報6.3249。對於當局是次減息,對實體經濟影響,德銀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發表報告指,能源、運輸、房地產及原材料等領域,可受惠借貸融資成本降低帶來的正面,以1年期基準貸款利率調低0.31厘計,估計可推動電力股今年每股盈利上漲約7%。
中央憂慮經濟前景
人行擴大貸款利率下浮區間雖不涉個人住房按息,但他認為,按息隨基準貸款利率調整而回落,加上個人薪金收益持續增長,住房需求亦會推高,內地個人住房按揭供款負擔能力,指標已從去年中以來不斷改善。
內地息率政策從來是國務院而非人行單獨決定,評級機構穆迪指,當局兩度減息,反映領導人對經濟增長前景越顯憂慮,企業信貸成本下降,將引導投資循環重新啟動,政府亦可能推出刺激金融經濟及基建支出等救市措施,意味減息會陸續有來。
中信證券亦認為,是次減息體現了「政府全力穩增長的決心」,上半年經濟破八(GDP低於8%)已成定局,歐央行及英倫銀行減息,顯示國內外投資者,對未來經濟前景悲觀,6月份通脹預計為2.2%,就業困難、企業裁員及失業率上升等訊號已局部浮現,中信謂現有政策如仍不足以改變經濟回落趨勢,預期當局「還將加碼」,「直至經濟下行趨勢改變」。
下周公佈數據遭看淡
人行減息,意味領導層向外發出放寬信貸的政策轉變訊號,高盛相信,年內當局會再減存貸息率一至兩次,準備金率則「隨時」多次下調。
5月份人民幣新增貸款額為7932億元(人民幣.下同),德銀預測,年內人行還會再減兩至三次準備金率,窗口指導下,銀行被鼓勵更積極參與中長期項目貸款,報告估計全年內地新增貸款,將增至8.2萬億元,略高於原先預測的8萬億元。
內地第2季經濟增長及通脹率於下周公布,德銀料數據會甚為疲弱,預期第2季經濟增長僅7.5%(市場共識為8%)。
隨着當局加快出手減息提振經濟,報告期望,下半年下行形勢可逐步扭轉,第3及4季度,經濟增長可有序反彈至7.9%及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