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在不同媒體輪番逼供下,對六四看法由「有感覺」進化到「有感傷」,且爆出驚人言論。
這驚人之語當然不會是支持平反六四,而是自爆個人隱私:「我一生人喊過四次,那是第四次。」為六四而哭沒什麼稀奇,奇在,為什麼要把有生以來哭過的次數公佈,又為什麼會把流淚的次數記得牢牢的,隨口就能拋出來。
第二個問題好解。只哭過四次,不是六十四次,自然不敢忘記。而哭得這樣克制的人,他的眼淚自然比較值錢,所哭之事,必然不止是歷史長河裏的沙沙石石的個別小事。這樣想,疑問就全解了,這是繞個彎子暗示自己對六四非常感傷,潛台詞應該是:我堂堂一個流血不流淚的英雄硬漢,光是六四就耗用了我人生四分一的眼淚排放量,你看,我是如何看六四?
不過,我覺得最驚人的是「一生人喊過四次」這個數據。吳先生五十九歲人,除去呱呱墮地時的小兒哭不算數,平均每十五年才哭一次,硬漢鐵人都不足以形容其淚點之高。
真巴不得訪問一下局長,其餘三哭,是為啥事?我真的是對事不對人,我是真好奇,也真羨慕局長管理情緒的能力。可能是我比較眼淺,見識更淺。按常人常情論,童年在玩時丟了件玩具被老師老父老母駡一駡,也就哭去了三四回,年輕敏感時丟失了幾個戀人,哭它一兩回也合情合理合法。十五年才哭一次,不是早修到八風不動的境界,就是人生特順遂得意,兩者皆值得我們學習參考。如果局長沒記錯記漏了數據,誠信沒問題,上任後不妨先教育我們,在了解貨真價實的國情後,如何能欲哭而真的無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