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過於求 昔日寵兒遭遺棄LED股未來三年黯淡

供過於求 昔日寵兒遭遺棄
LED股未來三年黯淡

【本報訊】曾經是市場「寵兒」的LED概念股,近年受產能過剩、成本高漲及需求減少等問題夾擊而「光芒不再」,龍頭股真明麗(1868)去年更勁蝕14.3億元,多隻LED股今年跑輸大市,股價喪跌20%至40%,有分析員坦言,「未來三年都唔使(LED)」。
記者:陳韻妍

綜合四隻LED股,以雷士照明(2222)股價最「慘烈」,該股受創辦人吳長江「落台」困擾,今年累跌45.64%;其次為以生產路燈為主的達進東方照明(515),今年股價挫逾40%;表現最佳已是真明麗,仍累跌20.16%。

真明麗去年蝕14億

雖然真明麗股價表現稍勝一籌,但去年業績卻最「驚嚇」。LED產品佔收入逾80%的真明麗去年淨蝕14.3億元,虧損幅度較其約10億元的市值更大。公司解釋是原材料、人工成本高企,令期內毛利虧損(指賣一個蝕一個)高達5.85億元,與前一年毛利有5.82億元實在天淵之別。
有中資分析員表示,「LED行業自去年中以嚟冇乜點好過」,房地產不景打壓LED燈飾需求,上游產能過剩亦導致行業持續低迷,雖然中央早前對LED提供節能補貼,但有關補貼刺激度不大,而且LED燈價格一般較傳統白熾燈高兩至三倍,導致居民轉用LED燈的意欲不大。
該分析員稱,現時LED的標準未完全統一,故要讓LED普及化「仲要等多陣」,而這種普及化不會在一至兩年內發生,意味LED要改變目前低迷的境況,恐怕至少等兩至三年。

行業拖數情況嚴重

英皇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杜冠雄指,內地燈具行業競爭激烈,LED仍在發展初段,價格貴且品質參差,現時LED產品主要用作燈飾及街燈,但後者是政府項目,一般付款期長達5至10年,對LED公司的現金流影響很大,加上產能過剩拖低LED產品毛利率,所以「LED根本冇得玩,未來三年都唔使睇」。
事實上,截至去年底止,達進最多長達十年的延長信貸期的貿易應收款項按年激增5.17倍至4.72億元,估計與政府項目還款期較長有關。雷士方面,由於公司生產的燈具數目眾多,LED產品僅佔去年收入約3.5%,雖然公司堅稱業務不受管理層變動影響,但股價持續在低位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