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練應考普通話水平試惹爭議

狂練應考
普通話水平試惹爭議

GAPSK幼稚園普通話水平考試今年5月起在港舉辦,旋即引起爭議。該試顧問何國祥博士強調,考試以遊戲和生活化方式進行,不鼓勵操練。不過,該試卻出了厚約一厘米的考試綱要,以及一本模擬試題,可供練習。
GAPSK是由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研發,唯一獲中國教育部港澳台辦公室批辦的港澳中小學普通話考試項目。

低班學生表現緊張

本報記者直擊GAPSK在香港中國婦女會幼稚園進行的一場模擬考試。讀低班(K2)的兩名4歲學生明顯較緊張;其中一人在考官提出指示或問題後,常會呆一、兩分鐘才作反應,朗讀時近半數字不識讀。兩名高班(K3)的5歲童相對應付自如。
校長黎淑貞表示,應試的已是較大膽的學生,她並無告訴學生是考試,只說有人跟他們「傾偈」、玩遊戲。
考試分兩部份,分別考學生的聆聽、對答和朗讀。由於有家長趕要證書,故GAPSK在6月加開一場公開考試。考試當天同一時段有十多名家長帶子女到考場,多為準備升小一者。家長曹氏夫婦說,「做父母梗係想自己仔女多張入場券入好學校」。另一位家長文太也說,相信考試對自己孩子有用,因此帶兒子來參加。
何國祥表示,家長態度很重要,「唔好難為佢(小朋友)畀佢壓力」。港大教育學院助理教授李輝更說,不論考試或比賽,都「要問准小朋友」。
《蘋果》記者

普通話水平試考試綱要(左)厚約一厘米,另有模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