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B落場執靚履歷報名校爭證書

3歲B落場
執靚履歷報名校爭證書

【本報訊】暑假是兒童課外活動高峯期,幼兒比賽和考試,越來越受歡迎,小至3歲就開始參加,為滿足家長對做靚孩子升學檔案的渴求,部份比賽「人人有獎」。幼兒教育專家警告,3歲仍未能應付比賽和考試,有可能造成童年陰影,應至少5歲才參加。 
記者:盧勁業 胡仲邦 譚秀嫺

本港近年興起的幼兒競賽,以田徑及朗誦最受歡迎。早前本報記者到九龍仔公園觀看一項幼兒田徑比賽,部份項目少至三人參加,只要肯落場比賽,篤定獲得冠、亞或季軍。在場有小朋友身上掛了近10個獎牌;頒獎台前,長期有大批家長排隊輪候上台和孩子合照,每人身上最少都掛有3、4個獎牌。
有家長表示,體育獎牌可顯示出小朋友的好勝心及體能,對升學有一定幫助。住在又一村的陳太直言:「價錢唔貴,又可以當係周末家庭樂,又有獎牌拎,嚟睇吓都冇壞。」

近年越來越多家長讓幼兒參加比賽,希望奪得獎項,有助於子女日後升學。互聯網

「只有10%家長正常」

有辦幼兒田徑比賽的KiddieSportsAcademy教練陳沛表示,最近一次幼兒田徑比賽的參加人數多了一倍,達到約600人;「好多家長都話想攞張Cert(證書),等佢哋報學校多個優點」,因為爭入好學校的競爭越來越大。
不少幼兒田徑賽都按出生年份分組,再分男女組,頭8名都有獎盃或獎牌。親子接力賽更人人有獎。所有參賽者都可申請證書。
恩格斯兒童康樂體育會辦的田徑賽,一年逾3,000名兒童參加。該會主席兼總教練徐潤容表示,以「跑親都有獎」的親子接力賽最受歡迎,而且「個個都會申請證書」作留念;而證書對報學校的作用,主要在於顯示家長對子女運動的支持。
此外,朗誦比賽也受歡迎,原因是簡單容易,幼兒賽只要肯上台朗誦,基本上都會有獎。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李輝指出,3歲小朋友的自我概念、同伴關係仍未建立,此時就要同其他小朋友比賽,後果「會好得人驚」,可能會造成童年陰影,變得反叛、拒絕參加任何比賽。
儘管部份比賽辦得像遊戲、人人有獎,但「有啲小朋友一聽就知係比賽」,李輝說,到了5歲「識同人打交、同人鬥喇,咁就好啲」,可以參加一些遊戲化的輕鬆比賽。
他估計,「香港只有10%家長係正常嘅」,絕大多數是怪獸家長和直升機家長;倘家長不改變揠苗助長、事事包辦的作風,下一代就只有一個字──渣,經不起外面的風雨。

家長心聲 
文太:「在網上看到幼兒課程,相信對孩子有用,所以帶孩子參加。」

家長心聲
曹生曹太:「希望多張證書求安心,做父母梗係想子女多張入場券入好學校啦!」

小學校長:證書無用

輔導教師協會榮譽顧問趙榮德表示,小一入學,除了直資和私校有面試外,學生的證書只在「叩門」時有用,但除非證書顯示的成績很突出,否則不如「畀心機啲寫好封叩門信」。
甚受歡迎的油麻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今年600人爭16個叩門位,校長何綺霞坦言學生證書無用,因為該校只看派位階段有無選該校、以及面試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