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石化創辦人跳船

泰山石化創辦人跳船

【本報訊】「民營油王」蔡天真創立的泰山石化(1192)早前被核數師在業績中狠批資不抵債及質疑持續經營能力,怎料創辦人蔡天真日前更辭任主席及執董職務,連創辦人也「跳船」,令人更加擔心泰山石化是否已「病入膏肓」。
泰山石化周一公告,蔡天真將調任非執行董事,惟未有交代原因,昨日起生效。公司同日委任中國富強基金會聯席主席趙旭光及RojamEntertainment總經理符永遠執行董事,任期同為三年,但袍金卻有天淵之別,前者每年酬金為380萬元,後者僅得120萬元。
據泰山石化介紹,趙旭光在公司併購、重組及商業糾紛處理範疇上有近20年經驗,其隸屬的中國富強基金會亦非泛泛之輩,屬非牟利民間慈善團體的基金會於08年底註冊成立,中聯辦也派代表出席成立晚宴,目前保利協鑫(3800)主席朱共山亦是基金會副主席。

趙旭光接任圖救亡

今次「蔡退趙進」,雖未清楚有關意圖,惟觀乎趙旭光的經驗與人脈,或許可以將「瀕死」的泰山石化「起死回生」。截至去年底止,泰山石化現金及銀行結餘僅2.22億元,惟一年內到期銀行貸款卻達39.48億元,資不抵債問題嚴重。
現時持有泰山石化45.47%股權的蔡天真,自公司創辦以來一直擔任主席,不僅是最大單一股東,更是泰山石化的靈魂人物,惟其繼今年1月辭任行政總裁後,周一再調任非執董,與泰山石化正式「分手」。
泰山石化02年「借殼」金屬寶上市,08年更是香港商品交易所「創始人」之一,有份參與及籌劃燃油期貨合約交收等,可惜在中證監「阻撓」下,燃油期貨合約「胎死腹中」,公司被迫承受原先為期貨交收而過度擴張的「惡果」。
08年是泰山石化的轉捩點,不僅參與燃油期貨的美夢「落空」,當年油輸運輸市場低迷亦導致時似油輸運輸為主業的泰山石化備受考驗,被迫將業務重心轉移至倉儲服務及提供船舶修理,埋下日後資不抵債的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