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英在2012年7月1日登基,是為振英元年,史稱建華二世,當日香港人上街要求他下台人數,接近直接導致董建華下台的03年7.1遊行。董建華用七年時間所積聚之民怨,振英用了不到四個月便已達標。他當然不會主動下台,會用盡各種民粹派錢手法,產業扶助政策去扶植建制政黨,建立新官商利益集團。
但從他籌組之第四屆政府所見,乃散收收雜牌軍,完全冇睇頭,危危乎。整個梁班子籌組,比曾蔭權及董建華共三屆政府,都是向後倒退。加上派系傾軋,架構複雜,政出多門,未來五年,定當是一個亂局。
1.曾系北京Keeper
習副主席那四字真言「繼往開來」是指導精神,胡主席來港再囑咐曾蔭權發揮餘熱,扶一把送一程。因此繼承曾班子是梁朝組閣核心,曾班子內政務官系統大部份留任,擺到明北京信任曾多於梁,尤其要搵人睇實盤數,所以才有曾系的財金鐵三角,梁一當選便獲中央慰留。鬍鬚曾乃煲呔真兄弟,煲呔取代老董,鬍鬚曾就調任大內總管,出任特首辦主任,睇住個場。
到煲呔當上第三屆特首,佢就升做財爺,住盤數。大內總管一職由攞命陳出任,同樣係出身於政務官系統,金管局獨立後做白頭任左右手,但白頭佬遲遲唔肯交班,攞命陳出走去渣打,之後在肥龍推薦下入煲呔競選辦,07年做大內總管,09年回朝做金管局總裁。至於外邊入政府之陳家強,走自由經濟,同政務官合作愉快。三人留任揸數乃中央安排,在全國一盤棋之中,香港角色係做中國國際金融中心,重中之重,一定要由信得過之人出任。
鬍鬚曾之任命,幾乎是最早敲定,睇場Keeper角色不言而喻。而最能反映中央對振英金融發展大計不信任,乃由查史美倫負責為振英籌劃金融發展局,Laura與內地財金官員關係良好,亦非梁營人士,屬傳統愛國家族,有自己通路直接同中央溝通。發展局局長麥齊光、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乃林鄭馬房,黃出身專業人士,但兩人均可歸為泛政務官系統。再加上煲呔一手提拔之政務官邱騰華,出任大內總管特首辦主任,此敏感職位由曾系政務官人馬出任,更出人意表。而行會召集人,則由非曾系政務官出身之林煥光出任,佢同林鄭友好,在董朝出任過大內總管,人脈不錯,形象也佳,可以同政務官Speakthesamelanguage。
2.西環友溝梁粉
振英政府另一大派系是所謂西環系及梁營,數來數去只數到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未上任文化局局長許曉暉、房屋局局長張炳良、衞生局局長高永文及未任命的資訊科技局局長。至於留任的民政局局長曾德成及工商局局長蘇錦樑,乃非梁營之建制派。再加上兩位副司長何志平及陳茂波,在內閣中也佔不了一半。即使插入一個自己人孫德基做審計,對付官僚部門,也只會引發更大內鬥而已,要整治「積非成是,蹉跎歲月」的官僚,談何容易!西環系人馬散收收,與曾系手握財金,派系實力冇得比,難發揮集體力量。
3.常任秘書長硬碰硬
另一個未受談論的是不為人留意的常任秘書長系統,呢一層先至係實際執行中心,對政策制訂有重要影響,因為任何政策必須考慮可操作性,冇常秘支持及提醒,新政定必錯漏百出,架構重組五司十四局亂七八糟的文件草擬水平,在常秘中已成笑柄。過去五年曾朝升任D6至D8的政務官,多屬曾的自己人,硬橋硬馬,親中人士之空想大計,要過常秘一關,唔係咁容易,因為在政策委員會或資源分配會議中,政客要拗贏政務官,係需要一定政策論述水平,單靠口號係搞唔掂政務官。而常秘系政治聯盟對象首選曾班子。
4.行政會成決策中心
振英為擺脫北京及曾系人馬掣肘,定會將內閣權力分散,除設立三個新委員會分權外,也會一反煲呔做法,將行政會變成在倡議政策初期已參與決策,剛公佈行政會議成員內雲集真正梁營人馬如張震遠、羅范、張志剛、林奮強;董朝人馬林煥光、陳智思、李國章及廖長城,當中除了是同一鼻孔出氣外,也是支持董建華大有為干預主義的施政模式。估計他們會主動參與制訂施政報告、房屋土地、產業扶助及主權投資基金等重大施政。而決策過程也回復董朝架空政務司方式,政策毋須經過政務司司長作召集人的政策委員會,便直接呈交行會拍板,瓜分了司局長在政策制訂層面的權力。
5.必然內鬥火併
可以預見由弱勢特首加上理念不清的雜牌軍組成的第四屆政府,又有架床叠屋的架構,好快就會內訌脫腳,在產業政策、主權投資基金等干預主義政策會爆發內鬥。董建華空想大搞科技產業,便由田長霖一班美國幫出謀獻策,要求特殊稅務、土地優惠及輸入外勞,以扶助生產圓晶之企業。此等產業政策嚴重牴觸政務官高舉的程序公正而受抵制。加上張志剛、李國章、羅范等人惡形惡相,在政務官之間的政治風評甚差,行政會與內閣司局長之間存在緊張關係,容易出事。
6.立法會更玩嘢
振英以權術奪位,本身已存在政治道德問題,而議會各大黨派早已視他為「背德」之人,同振英合作一切只為利益。甫登基已爆發大規模上街,政黨短期內必定與振英政府切割。加上振英表明政府官員人人落區,與立法會爭奪民意,黨派議員絕不會坐視振英內閣政客成為民意代表,因此必定會暗中較勁,鬥搶奪民意。在下屆立法會70席之中,泛民估計應得25至27席,建制派表面佔多數,但仍是四分五裂,西環也冇辦法全面控制。而2017誰人當上第一個普選特首,更令民建聯同振英同床異夢。胡主席來港呼籲更大包容,更多合作,是因為中央也在擔心新一屆政府建制內會更不包容,相互之間更少合作,才有此善意提示。
幕後策劃振英奪位,幫他籌組政府的政治勢力,眼見新一屆如此開局,上至中央,下至普羅香港人,為此折騰不矣,恐怕中央向他們問責的日子很快到來。而中央為免特區陷入03年亂局,振英的自主性比董曾二人來得更低,中央政治代理人已在政府內埋位準備,港澳辦也密切監察,查找不足。
振英未能完成五年任期並不為奇,也不足惜,只是在他手上定會葬送高度自治,差不多已成為香港人的共識。
添馬男
金融中心fanpage:
http://www.facebook.com/hkfin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