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本月1日開業,港大教授除要在港睇症,也要輪流北上當值。港大曾表示為維持本港醫院服務,醫學院每個專科可額外聘請至少三人,以應付需求。但據本報了解,所謂新增人手原來是向瑪麗醫院挖角,將原屬醫管局的醫生轉為醫學院員工,至今已有三人轉職。有醫生批評,醫學院玩數字遊戲,流失醫生的經驗無法彌補,影響醫療服務。
記者:陳凱迎 嚴敏慧
港大深圳醫院由當地市政府斥資興建,港大醫學院提供服務,各專科教授須輪流北上睇症,於深圳和瑪麗醫院兩邊走。該院屢傳出人事問題,例如曾有指多名內科教授拒絕簽署工作協議,擔心分身北上會影響本港教學及醫療質素。
臨床工作大減六成
負責推動該院計劃的港大校務委員會主席梁智鴻曾表示,為確保本港服務不受影響,醫學院每個專科可額外聘請至少三名醫生,填補北上服務抽走的人手。但據了解,新聘的人手來自向瑪麗醫院挖角,例如該院一名腸胃外科副顧問醫生已向醫管局辭職,轉為醫學院員工,獲升為一級為榮譽顧問。
有港大教授批評,醫學院聲稱可增聘人手,但其實是玩數字遊戲,醫管局員工轉職醫學院後,須兼顧研究和教學工作,臨床工作時間會由原本的100%減至只有約40%,加上要北上當值,瑪麗醫院的臨床服務必定受影響。
該教授續指,公立醫院在醫生人手短缺下,難以招聘醫生。新畢業醫生於今年3、4月已開始搵工,醫院現時才因流失人手展開招聘,或許太遲;即使聘到新人,流失醫生的經驗無法彌補。另有醫生坦言,醫學院此舉已引起瑪麗部份醫生不滿,「當然有人為升職想轉過去,但係醫院只會越嚟越唔夠人用」。瑪麗醫院證實至今有三名醫生因接受本港大學教席而辭職,院方會請人填補空缺。
匆匆試業
缺藥要退回診金
標榜港醫管理的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正在試業,暫只提供門診服務,病人要預約。本報找不到醫院的官方網頁,上網搜尋只發現相關招聘網頁,要看內地傳媒報道才知悉網上及電話預約途徑,港人若想到該醫院求診,第一步的預約掛號程序已遇阻滯。
本周預約已爆滿
要預約港大深圳醫院的門診服務,市民需登入深圳市衞生和人口計劃生育委員會的「就醫160」網站,或以電話預約。網站現時開放門診預約至下周三,全科及兒科可分開預約,但與同一網站其他醫院不同,預約港大深圳醫院的病人並不能指定醫生。病人反應相當熱烈,除了下周三醫生「出診」未能預約,其餘所有時段的全科門診網上名額已經爆滿,兒科門診本周亦已滿額。
此外,內地傳媒報道,醫院首名病人到醫院門診求醫後,因藥物不齊全,醫院要全數退回診症費用。報道提及,該名女病人因月經不調求診,獲全科門診醫生接見並即時轉介治療,惟專科醫生了解病情後,向病人表示醫院目前沒有治療月經不調的藥物,病人獲退回130元人民幣診金。《蘋果》記者